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合1.5~2歲寶寶健康成長的遊戲

會走以後, 寶寶的活動範圍擴大了, 自我意識也發生了質的變化, 在生活中由被動變得主動, 逐漸減少了對成人的依賴。 你既要保護好寶寶, 又要給寶寶自由的空間, 幫助他建立自我, 並鼓勵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

1.身體模仿操

媽媽一邊念童謠, 一邊做動作, 教寶寶模仿。 比如“我有小手, 拍、拍、拍;我有小腳, 踏、踏、踏;我有小腦袋, 點、點、點;我有小屁股, 扭、扭、扭。 ”

為什麼這麼玩?

這時期的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已經很強了, 隨著兒歌做動作, 可以説明寶寶將語言與相應的動作聯繫起來, 在情景中更好地理解語言。

Advertisiment

2.風寶寶

媽媽扮演“風媽媽”, 寶寶扮演“風寶寶”。 玩的時候,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 鼓起腮部互相吹氣, 看誰能把對方“吹倒”。 吹的同時可以做鬼臉, 並發出有趣的聲音。 媽媽一定要被厲害的“風寶寶”吹倒幾次。

為什麼這麼玩?

寶寶的發音和嘴的動作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這樣的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嘴和臉部的肌肉控制力, 有助於寶寶發出清晰的音。

3.小幫手

媽媽需要小物品的時候, 叫寶寶幫忙遞一下。 比如晾衣服時, 叫寶寶遞一下衣架;爸爸下班回家, 叫寶寶幫忙拿一下拖鞋等。 當寶寶做到了, 就對寶寶說一聲“謝謝”, 表揚他一下。

為什麼這麼玩?

在成人看來, 這些是勞動, 但對寶寶來說, 卻是一種有趣的遊戲。 這些生活小事還可以使寶寶獲得滿足感,

Advertisiment
形成積極、正面的情緒, 培養好的行為習慣。

延伸閱讀: 孩子唱兒歌跑調不用急, 4招巧糾正 分享180首兒歌 4個小絕招為孩子挑選好的兒歌 經驗媽媽推薦的10個兒歌小遊戲 啟蒙智慧的三字兒歌 <>12下一頁

分享到:

4.誰不見了?

準備一頂帽子和寶寶喜歡的3個小玩具。 把寶寶喜歡的3個玩具放入帽子中, 在寶寶不注意的時候, 悄悄拿走1個玩具。 然後讓寶寶看看帽子, 並問他少了哪一個玩具。 接著將玩具放回帽子裡, 繼續玩。

為什麼這麼玩?

記憶力、觀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遊戲可以鍛煉寶寶的記憶力、觀察力等, 還可以幫助寶寶理解看到的東西和看不到的東西之間的關係。

5.跳臺階

在戶外玩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看到低矮的臺階, 可以拉著寶寶的小手, 教他站在最後那個臺階上往下跳。 在家裡, 可以用高度適宜的枕頭搭一個臺階, 在周圍鋪好被子, 讓寶寶站在枕頭上往下跳。

為什麼這麼玩?

跳躍是這個階段寶寶需要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動作, 它可以鍛煉寶寶腿部的肌肉, 提高身體的控制力, 使身體更好地保持平衡。

6.把紅色的給媽媽

準備一盒畫筆。 教寶寶按照你的提示, 拿出相應顏色的筆。 比如, 對寶寶說:“把紅色的筆給媽媽。 ”或者說:“拿出和媽媽衣服顏色一樣的筆。 ”還可以問寶寶:“你喜歡哪種顏色的呀?”讓寶寶做出選擇。

為什麼這麼玩?

色彩感的培養, 對寶寶的視覺和其他方面的發育都非常重要。 1歲左右的寶寶就應該能區分紅色或濃淡非常清晰的顏色了。

Advertisiment
1歲半以後, 不妨引導寶寶記住並識別更為複雜的色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