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合各階段寶寶的鮮魚食譜

吃魚寶寶變聰明

魚肉含豐富蛋白質, 可以幫助幼兒生長發育。 生病或身體有傷口時, 也可以幫助恢復及癒合;而魚肉中EPA及DHA可降低血脂質, 免於心臟病威脅。 但在喂幼兒吃魚肉時, 要小心剔除魚刺, 以免魚刺卡住咽喉。

常聽到老一輩對小孩說:“乖!多吃點魚, 吃魚會聰明!”其實這話還真不假, 吃魚不但會讓人更聰明, 還可 以保護心臟血管, 甚至會讓人更快樂、不憂鬱。

魚類含豐富營養價值

魚類的蛋白質含量約15~24%, 所以魚肉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而且這些蛋白質吸收率很高, 約有87~98%都會被人體吸收。 魚類的脂肪含量比畜肉少很多,

Advertisiment
而且魚類含有很特別的脂肪酸, 例如EPA(Ecosapenoic acid, 二十碳五烯酸)及DHA(Decosahexanoid acid, 二十二碳六烯酸)。

此外, 魚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D, 特別是魚的肝臟含量最多。 魚類也含有水溶性的維生素B6、B12、煙鹼酸及生物素。 魚類還含有礦物質, 最值得一提的是丁香魚或沙丁魚等, 若帶骨一起吃是很好的鈣質來源;海水魚則含有豐富的碘;其他如磷、銅、鎂、鉀、鐵等都可以在魚肉裡攝取。

DHA是促進腦力的關鍵元素

為什麼常聽說吃魚會變聰明?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 魚類所含的DHA, 它們在人體內主要是存在於腦部、視網膜和神經中。 DHA可維持視網膜正常功能, 嬰幼兒尤其需要這種元素促進視力健全發展;DHA也對人腦發育及智慧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Advertisiment
也是神經系統成長不可或缺的成分。

一般海產食物多含有DHA, 但深海的魚類如:鮭魚、鯖魚、沙丁魚、秋刀魚富含最多, 尤其是在魚眼球附近的脂肪組織。 鱈魚、虱目魚、烏魚的油脂含量雖高, 但w-3系列脂肪酸含量並不是很高;魷魚、黃魚、鱸魚、白帶魚的w-3系列脂肪酸含量則更低。

DHA對於胎兒及嬰幼兒腦部快速發育更是非常重要。 嬰幼兒無法自己製造足夠腦細胞與神經發育所需的DHA, 他們的DHA須從母乳或是嬰兒配方奶粉中獲得。 母乳中DHA含量豐富, 喂母乳的嬰兒在視覺發展及智慧認知發育方面, 都比喂嬰兒配方奶粉的嬰兒好。 母乳餵食嬰兒的時間越長, 嬰兒的智商也越高, 所以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

如果母親沒在懷孕時或是授乳期補充足夠的富含DHA的食物,

Advertisiment
體內就無法含有足夠的DHA, 嬰幼兒的體內DHA濃度可能會不足。 所以懷孕及授乳的婦女應該多攝取深海魚類, 以提高懷孕期間體內的DHA量, 由哺乳傳訊給嬰兒。 如果不方便或不喜歡吃魚, 可考慮服用膠囊狀的DHA補充劑。 在母親無法或停止哺喂母乳時, 則應該在嬰幼兒飲食中添加DHA, 例如選擇添加DHA的配方奶粉, 或多用魚肉製作輔食。 但有些嬰兒配方奶粉中並未添加DHA, 選購時應留意標示。

罹患老年癡呆症的人, 血液中DHA的含量平均比正常人少30~40%, 常吃魚的人腦筋不易退化, 甚至可以改善阿茲海默症的症狀, 即使是一般健康的人, 缺乏DHA也會造成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降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