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度的孕期檢查有利於胎兒健康又不會影響胎兒

“好不容易才懷上了寶寶, 可不容得半點閃失啊!恨不得有個私家醫生跟著我, 每天幫我監測著寶寶!”很多初次懷孕, 尤其是備孕了好久, 終於好孕的准媽媽, 大部分都有類似的想法。 於是, 這些過度緊張的准媽媽, 就會頻繁地去醫院產檢, 甚至整個孕期做幾十次B超的都有, 就害怕不能及時發現寶寶的問題。

另外, 還有一些准媽媽, 一旦發現檢查的結果有問題, 便會小題大做, 輾轉多家醫院求助, 並嘗試不同方法進行治療。

其實, 編輯不得不說, 這些准媽媽們, 你們不累嗎?要知道, 孕期最重要的是安心養胎,

Advertisiment
你這麼緊張憂慮, 又怎麼能安下心來?整個孕期都如此精神緊張, 對寶寶的發育肯定影響不小, 到頭來沒問題也會憂出問題來。 況且, 孕期多次進行B超檢查, 雖然現在還沒有臨床結果證實B超對寶寶有不良影響, 但超聲波機器總會有輻射吧?過猶不及, 無論對準媽媽本身或者對寶寶也是不利的。

盲目檢查會“打擾”胎兒

上文提到的整個孕期做幾十次B超的准媽媽, 主要是產前過度緊張引起的。 不過也不難想像, 現在的80後, 工作和生活壓力巨大, 不少人結婚後疲於奔波, 還沒有做好要寶寶的思想準備。 一旦懷孕, 准媽媽就會產生恐懼、焦慮等心理, 始終擔心寶寶不是一個健康的“產品”, 於是隔三岔五地跑去醫院檢查。 其實, 這樣會打擾到寶寶,

Advertisiment
對TA的發育也不利的。 這種緊張情緒, 如果不及時糾正, 久而久之可能形成嚴重的心理疾病, 也不利於胎兒的發育。

所以, 產檢也應適時適度, 孕期產檢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安排。 盲目、頻繁地做B超檢查, 有可能對胎兒造成不必要的“打擾”。 其實, 寶寶在發育過程中通過常規檢查, 能及早發現的問題都會發現, 跟檢查次數無關。

孕期檢查 最適合做4次B超

一般來說, 孕期最好做4次超聲檢查:

首次檢查可在孕早期進行, 但若出現先兆流產等情況應及時做B超檢查;

第二次檢查可在孕中期(孕13—27週末), 此時做B超檢查, 能夠清晰地看到胎兒各個器官的情況、羊水多少及胎盤位置, 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或者畸形;

第三次檢查可在孕晚期(孕28周以後),

Advertisiment
目的是瞭解胎兒的發育情況, 進一步檢查胎兒有無畸形, 特別是唇齶裂;

最後一次B超, 可在接近預產期或臨產前時檢查, 目的是根據胎兒的頭徑、骨骼的測量值估計胎兒的體重, 明確胎兒的胎位, 來預測孕婦是否能自然分娩。

編輯提醒:

但是, 孕期照幾次B超, 還是要根據准媽媽的身體情況, 根據醫生的醫囑進行必要的檢查。 例如, 當准媽媽出現流產症狀時, 醫生很可能需要通過B超確認寶寶的情況, 這時切不可一味地擔心B超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而堅持不做。

孕期產檢時間表

因為擔心寶寶的發育而患得患失, 經常跑醫院, 准媽媽自己也會累。 那麼, 究竟從懷孕開始直到生產為止, 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檢查呢?一般沒有特殊情況,

Advertisiment
准媽媽可以按以下這個孕期產檢時間表進行產檢。

一、孕5—10周

檢查項目:超聲波檢查, 確定胚胎數及是否宮內妊娠

二、孕12周

第一次正式產檢:

一般准媽媽進入孕12周後, 都需要正式開始進行第一次產檢了。 除了一般的量體重、血壓、聽胎心、驗尿、抽血等專案外, 還需要進行NT檢查, 即“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檢, 即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為罹患唐氏綜合症的高危險群。

三、孕13—16周

第二次常規產檢, 孕16—18周可抽血做唐氏症篩檢

四、孕17—20周

第三次常規產檢, 超聲波檢查, 主要檢查胎兒的外觀發育是否有先天異常, 也就是常說的排畸彩超。

五、孕21—24周

第四次常規產檢, 妊娠糖尿病篩檢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篩檢, 即第一次糖篩,

Advertisiment
是在孕期第24周做, 若指數超過標準, 則懷疑有妊娠糖尿病, 需要再回醫院進行第二次糖篩。

六、孕25—28周

第五次常規產檢

七、孕29—32周

第六次常規產檢, 檢查下肢是否水腫, 預防早產

八、孕33—35周

第七次常規產檢, 超聲波檢查, 評估胎兒體重

九、孕36周

第八次常規產檢。

從第36周開始, 准媽媽越來越接近生產日期, 此時開始, 每週進行1次產檢, 並按醫生的指導進行胎監, 監視胎兒的狀態。

十、孕37周

第九次常規產檢, 進行胎監

十一、孕38—42周

第十次產檢, 胎位固定, 抬頭入盆, 準備生產

有的准媽媽到了42周以後, 仍沒有生產跡象, 醫生就會考慮使用催產素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