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時獎勵,孩子會更棒!

Nathan的媽媽覺得孩子5歲多了, 應該培養他一些幫助做家務的習慣。 因此, 媽媽給Nathan分配了傍晚倒垃圾的任務。 起初幾天, Nathan很樂意地把垃圾袋拿出去, 但每次回到屋裡, 媽媽都正在忙著收拾餐桌, 沒有顧得上注意他。 過了幾天, 媽媽發現Nathan開始不太願意去倒垃圾了。 Nathan的媽媽意識到, 這可能是因為Nathan沒有得到父母的鼓勵和關注。 因此, 媽媽對Nathan說, 以後你每次去倒垃圾, 都可以得到一張小貼紙, 如果累計到15張, 媽媽就帶你出去郊遊一次。 此後, 每次Nathan倒完垃圾回來, 媽媽都不會埋頭做自己的事, 而是會對他說:“Good Job!”(你做得真棒!)此後,

Advertisiment
Nathan總是很樂意地幫助媽媽做各種力所能及的家務。

Nathan的媽媽一直想要培養孩子一種積極的行為。 根據行為主義的理論, 任何一種積極的行為, 如果要得到有效地持續, 就需要積極和及時地回饋, 這種回饋對所期望的行為起一種強化的作用。 而獎勵正是這樣一種積極強化的方法。

獎勵孩子的基本方法可以分為三大類, 即精神獎勵、活動獎勵和物質獎勵。 精神獎勵包括對孩子的行為表示鼓勵、肯定、滿意、讚歎和欣賞等, 也包括對孩子的積極行為表現出關注, 例如對孩子微笑、擁抱、拍肩、撫摸、鼓掌等;活動獎勵包括與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玩, 去郊遊, 到樓下陪伴孩子打球, 一起做遊戲等;物質獎勵則包括給孩子買玩具、食物、書、雜誌,

Advertisiment
也包括給孩子一些零用錢。 那麼, 我們應該怎樣獎勵孩子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呢?

首先, 在三種獎勵中, 精神獎勵對孩子是最重要的, 也是父母應該最常採用的獎勵方式。 精神的獎勵, 使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認可和接納, 孩子不僅由此產生成就感, 而且還增進了與父母的情感交流。 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有助於孩子產生安全感。 這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重要。 因此, 父母對於孩子積極的行為和點滴的進步, 要及時地發現, 並把自己的贊許之情表達出來, 即便是對孩子一個會心的微笑或相互拍擊手掌(在美國稱為“high five”), 都會給孩子帶來十分喜悅的感受。 任何物資的獎勵, 都無法替代父母對孩子的微笑、擁抱這些表示關愛的肢體語言。

Advertisiment
而對於父母而言, 精神的獎勵也是最“低成本”的獎勵方式。

其次, 不同獎勵方式的有機結合, 可以有效地提高獎勵的效果。 雖然精神獎勵是我們推崇的一種獎勵方式, 但如果只有精神的獎勵, 效果很難長久。 因此, Nathan的媽媽每次除了會對Nathan說“你真棒!”還每次會給小孩一張他所喜愛的小貼紙。 這張小貼紙是一種形式的物質獎勵, 而當Nathan累計了一定數量的貼紙, 就可以得到一次活動獎勵――郊遊。 這三種獎勵方式既存在一種獎勵程度上的遞進關係, 也存在一種相互依存關係。 例如, 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物質獎勵時板著面孔, 其效果就遠遠不及面帶微笑地將獎品送到孩子手上。 只有三種不同的獎勵方式相互有機結合時,

Advertisiment
才能對孩子能夠保持相對比較長久的吸引力。 有效地保持所期望的行為的長久性, 便是養成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

最後, 獎勵發揮的是導向作用, 獎勵的目標行為也要體現與時俱進。 獎勵的目的是激發孩子表現一種期望的行為, 當這種行為逐漸轉變為習慣時, 對這種行為獎勵的頻率就可以逐漸減少, 也可以將連續性的獎勵改為間隔性的獎勵, 這時, 父母對孩子獎勵的目標可以逐漸轉移到培養一種新的行為習慣。 例如, 如果Nathan每天都習慣去倒垃圾了, 就不再需要每天都給他一張貼紙。 可以將獎勵的目標轉移到“每次做完遊戲後能收拾自己的玩具”。 父母通過設定獎勵的目標行為、獎勵的頻次與程度,

Advertisiment
引導孩子成長的方向, 這也是教育者發揮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