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當劣性刺激 讓孩子的成長更健康

要想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不僅需要良性的刺激鼓勵孩子更有信心, 還需要一些適當“挫折”刺激讓孩子更堅強。


適當的劣性刺激讓孩子更堅強

良性刺激是指能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使人愉快的外界刺激;而劣性刺激是指令人不滿意、不舒服、不愉快的外界刺激。

現在的孩子多數都是身心脆弱, 時常表現出怯懦、任性、自私、孤僻、懶惰等心理狀態。 歸根結底, 是因為家庭中老人嬌慣, 父母寵愛, 孩子養尊處優慣了。 心裡學家及教育學家認為:這些孩子是家庭給予他們的良性刺激太多, 約束他們的太少了,

Advertisiment
父母還必須給予他們適當的劣性刺激。

適當的劣性刺激對於被嬌慣寵愛的孩子來說是必需而有益的, 這將會對孩子成長後適應複雜的社會, 經受各種挫折和困難起到良好的作用, 使他們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3、4歲的孩子雖然還小, 但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給予某些劣性的刺激。


給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

1、困難

在父母的關照下長大的孩子, 生活一帆風順, 長大後遇到困難便會束手無策, 膽小、依賴、意志薄弱等, 所以, 父母有必要從幼兒時期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一些障礙, 增強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如, 孩子走路摔倒了, 要讓他自己站起來;讓孩子獨自一個關燈睡覺;喜歡睡懶覺的孩子,

Advertisiment
要讓他早起早睡, 跑步鍛煉等, 從生活中的小事, 讓他感覺到人生的道路並不是暢通無阻的, 碰到困難和障礙是常有的事。

2、批評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 聽到批評都會不高興。 父母就是要讓孩子從小分清是非、對錯, 讓他明白做錯了事就要聽從別人的勸告, 否則就要接受批評。 這樣孩子才不會變得隨心所欲, 為所欲為。


讓孩子試著勞動

3、勞累

父母總是覺得孩子還小, 家裡的事等他長大自然就會做, 於是什麼都替孩子包辦了。 孩子從小不勞動, 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累, 以後就會逐漸變得懶散、依賴、怕苦, 活動少, 缺乏鍛煉, 不僅對身體發育不利, 而且還會影響智力發育並促使不良性格的形成。 所以, 父母有必要從小就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Advertisiment
讓他體會到什麼是勞作, 什麼是累。

4、饑餓

現在的父母怎麼捨得讓孩子餓著呢, 除了一日三餐, 還有不少的營養補品, 零食等, 致使孩子變得挑食厭食, 吃個飯也要大人哄著來吃。 建議, 不妨有意識地給孩子一點饑餓感, 收起那些誘人的零食, 餓了孩子自然就會有食欲;另外, 孩子的心理上也需要饑餓感, 如果父母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欲望, 孩子就會一直處於飽和狀態, 從而失去了追求的熱情。 如, 當孩子擁有很多玩具時, 他就會對玩具挑來挑去, 興趣不專一, 相反的, 當孩子只有幾個玩具時, 他就會很專心的玩, 即使是一個他也能玩很久。

小編總結:請家長們要捨得給孩子一些適當的“劣性”刺激,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成長得更堅強, 更勇敢, 更能夠經受住人生道路上的種種磨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