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當引導讓孩子體會分享樂趣

三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會因為和周圍環境接觸得越來越多, 而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來。 比如他會將屬於自己的東西寸步不離地攜帶著, 當其他的小朋友觸動了屬於他的玩具, 他一定要爭回來, 而且不達目的決不甘休, 這些都是孩子鞏固自我的表現, 因為這樣他才能增強自己的安全感。

憨寶寶兩歲半的時候, 我就開始給他劃定權利範圍以及物品所有權。 我會牽著他胖乎乎的小手在屋裡到處走, 然後告訴他什麼是他的, 什麼是爸爸的, 什麼是媽媽的, 哪些東西是大家共同擁有的。 爸爸和媽媽的東西不能隨便亂玩,

Advertisiment
如果要玩一定要跟爸爸媽媽說, 不能自己隨便拿, 而且玩了之後一定要很好地放回原地。

寶寶對能擁有自己的東西很高興, 對於爸爸媽媽的尊重也十分看重。 比如家裡的大鏡子是大家共有的, 但他不用, 就喜歡用媽媽的小鏡子, 於是他就用他那可愛的聲音和我說, 媽媽我能用用小鏡子嗎?一會兒就還給你。 我總是高興地摸摸他的頭, 可以啊, 要小心不要打碎了哦。 他拿過去玩一會兒便會很小心翼翼地放回我的梳粧檯, 還會過來向我報告鏡子已經放回原處了。 這樣寶寶便逐漸建立起了對於物品歸屬的認識, 他知道什麼是自己的, 什麼是別人的, 什麼叫“借”,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再教給孩子“分享”。

Advertisiment

很多媽媽發現孩子佔有欲表現出來的時候, 會通過百般勸慰或是百般利誘, 讓孩子把手裡的玩具或是零食讓出來或者分給同伴, 哪怕寶寶多不樂意, 眼淚汪汪地哭著。 其實要求兩三歲的孩子慷慨大方是大可不必的, 因為這個年齡的小孩, 建立明確的自我意識是首要之務, 其餘的一切他毫不在乎。

這個時候我們要正確對待孩子想要建立自我意識的迫切性, 首先要認識自我, 才能認識世界。 因此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我”、“我的”這類詞語是占第一位的, 他不知道還有“你”、“我們”、“別人”, 因而導致了獨佔行為的產生, 我們做父母的要知道這是和“自私自利”有本質區別的。

寶寶三歲左右的時候, 我會在吃飯的時候故意和他搶著吃。

Advertisiment
起初的時候, 我會故意搶贏, 寶寶的嘴嘟得高高的, 這樣幾次之後, 我會在搶贏之後, 又把搶來的分給寶寶, 他會特別驚喜。 後來, 我就故意讓他搶贏, 他第一次搶到雞腿後, 我也故意把嘴嘟得高高的, 讓我驚喜的是, 寶寶很懂事地把雞腿放回了我的碗裡, 說媽媽你吃吧。 我就會把雞腿分兩份, 問他這樣吃的雞腿是不是比平時更香呢?他乖乖地點點頭。 我相信他已經開始瞭解了分享的意義。

媽媽心得

要正確對待孩子每一階段的行為!不能總是用成人的思維去看待孩子所做的事情, 比如搶小朋友的玩具, 或是把玩具據為己有, 在三歲孩子的眼裡, 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自私”。

我們要理解寶寶表達情緒的方式,

Advertisiment
適當地進行引導, 讓他體會到分享的樂趣, 自願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孩子有自我意識其實是成長的體現, 因為沒有自我的人就不會善待別人。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任何人在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 都需要經歷一個自我認知和世界認知的過程。 在這個階段孩子首先會認知自我, 同時認定世界也是圍繞著自我旋轉的, 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 做父母的應該正常引導, 把“世界”這個概念引入孩子的意識中, 教育孩子去體諒其他人, 去為其他人服務, 進而從這些“付出”的行動中, 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作為回報。

如果你發現孩子有“自私”的苗頭, 不妨從自身做起, 在孩子面前把自己的食物跟朋友、家人分享,

Advertisiment
而當你從對方那裡獲得感謝時, 作出滿足而高興的表現, 以自身行為引導孩子去學會享受分享的快樂。

如果孩子並不是“自私”而是因為畏懼不敢對朋友示好, 媽媽應該多鼓勵孩子主動去跟其他小朋友交流。 應該給他足夠自由的空間, 同時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讓孩子感受到善意帶來的快樂。 不要讓孩子去跟那些喜歡欺負人的小孩子打交道, 在性格形成初期, 被欺負的記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