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當誇獎孩子對培養分享很重要

適時讚美是必要的

當孩子做到父母的某種要求時, 或是做到值得被稱讚的事時, 父母要不吝給予讚美。 不過要注意的是, 讚美要適時, 不要隨時。 彭心怡心理師建議, 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他特別容易在哪些事情被完成後會被讚美, 也許是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或人生觀的事, 或其他較為重要的觀念, 建議父母可先好好地規畫與設想。

比方說當孩子幫助遇到困難的同儕, 或是主動將垃圾撿起來, 可誇讚他做得很好或給予獎勵;但若是孩子做到在成長中本來就應該要會的行為(例如:把飯吃完、自己穿衣等),

Advertisiment
便不用過度去誇獎。

讚美是需要評估當時情況, 拿捏適當的, 父母要好好想想在讚美的背後, 想要傳達給孩子什麼樣的觀念, 或是教育孩子什麼。 倘若父母對於孩子做的每件事都給予讚美, 那麼會讓孩子覺得他無論做哪件事都「必須被讚美」, 如此便扭曲了原本讚美的初衷。 因此, 應該讓孩子瞭解, 哪些事情他做到是「應該」的, 本來就必須完成, 而非做給別人看。

當孩子堅決不說、不聽從父母的話時該怎麼辦?

彭心怡心理師說明, 必須依場合、就事情去下定論, 以及觀察孩子當下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是首要注意的重點, 就像父母自己心情不好時, 也經常會無法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感覺一樣。 因此, 要先安撫孩子, 等到他的情緒平穩後,

Advertisiment
再試著和他溝通。 倘若父母發現孩子做錯事, 卻又執意拒絕與他溝通, 僅叫孩子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 只會讓孩子更加壓抑自我, 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分享的意願, 並且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