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還小時, 很多被大人教導孩子要“聽話”, 女孩子還會在“聽話”的基礎上再多加點“溫順”, 以至於有些孩子往往不懂得該如何拒絕別人的要求。 長大以後, 孩子以這種心理處世, 只知道一味討好遷就別人, 結果卻丟失了自己, 也可能使自己的內心常常陷入焦慮之中。 這種不顧自己的利益, 而總是“討好”他人的心理, 被行為心理學家稱之為“寄生依賴者”, 即企圖憑藉外在的人和事來提升自我的價值, 渴求別人的讚美來給自己定位。 這種性格肯定是不健康的, 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就應該向他們灌輸正確的思想:“能夠體諒他人是你的美德,
Advertisiment

而作為家長, 我們應當具體分析孩子“不會拒絕”、“不敢拒絕”背後潛在的心理, 然後再教給他們合適的應對方法。
(1)別人都不理我了怎麼辦?
人天生就害怕孤獨, 這很正常。
Advertisiment
(2)他們說我小氣怎麼辦?
孩子雖然小, 但是很容易受到成人世界的影響。 如果父母特別好面子, 總是做一些並不太願意做, 但為了保全自己面子不得不做的事,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薰陶下, 孩子也會養成這樣的習慣。
好面子的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 孩子長大後就有可能遇到事情總是因面子問題而吃虧,
Advertisiment
(3)他們記恨我怎麼辦?
孩子在跟比較大的孩子玩耍時, 那些大孩子可能會嚇唬他。 由於害怕自己被欺負, 所以對別人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會無條件地滿足。 可這種做法一方面會鼓勵了那些欺負他的人繼續採取這種野蠻方式要脅自己, 另一方面也會讓孩子對自己越來越失去自信, 進入一個更加嚴重的惡性循環。
父母可以讓膽小的孩子學會拒絕自己,
Advertisiment
(4)不知道該如何拒絕怎麼辦?
拒絕其實也是一種習慣。 缺乏拒絕經驗的孩子, 往往會無法開口拒絕他人, 與他沒有拒絕別人的膽量沒有任何關係, 僅僅是因為他不習慣說“不”。 所以婉言拒絕的技巧, 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培養。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經歷的一些事情, 根據當時的情境以及具體情況, 教他以什麼樣的方式婉言拒絕。 比如, 有的同學讓自己陪著上街而自己又不願意去, 就可以這樣說:“媽媽讓我看家。 ”或者“我的作業還沒有寫完呢。 ”
當我們的孩子學會自己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