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避免過度認同孩子的痛苦

我的兒子Sam從滿月到將近3歲, 曾經由一位出色的保姆佟阿姨協助照看。 佟阿姨愛心充沛、善良溫和, 對Sam無微不至、精心呵護, Sam和她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聯絡。

不過, 從一開始我就發現, 佟阿姨有一個特點, 就是她特別忍受不了孩子的哭聲。 在嬰兒期, Sam只要一哭, 佟阿姨會第一時間沖過去把他抱起來, 她甚至樂意一天到晚抱著孩子不撒手, 我勸了很多次, 她才很不情願地給Sam一些身體上的自由;在幼兒期, Sam只要一哭, 佟阿姨會馬上妥協、順從孩子的意志。

在訓育Sam的過程中, 我有時會要求Sam遵從一些規則、有時會約束他的一些行為、有時會拒絕他的某些無理要求,

Advertisiment
Sam有時則以哭鬧來反抗我。 這個時候佟阿姨在一邊會顯得特別焦急, 忍不住要去哄孩子, 如果我任由Sam哭鬧卻仍然堅持原則, 甚至制止佟阿姨的哄勸, 事後她會埋怨我――“你這個媽真夠狠心的, 幹嗎非讓咱娃兒哭的那樣慘?”我問她, “怎麼慘了?不就哭了幾聲嗎?”佟阿姨回答, “多讓人心疼啊!我就聽不下去!”出門在外, 只要見到孩子哭, 她就會很著急, 恨不得上前親自去哄哄那個陌生的孩子。

久之, 我不禁有些好奇, 一天晚上聊天, 我問佟阿姨, “你是不是小時候經歷過什麼特別慘痛的傷害?”佟阿姨回憶起她4歲那年, 母親由於工作繁忙, 把她送回鄉下外婆家。 下了火車佟阿姨睡著了,

Advertisiment
母親則因為怕孩子醒來不肯放自己走, 就趁機偷偷溜掉了。 年幼的佟阿姨醒來後發現媽媽不見了, 驚恐傷心、號啕大哭, 整整哭了一夜。 外婆把母親臨走前留下的一桶當年十分難得而又昂貴的奶粉交給佟阿姨安慰她, 佟阿姨則邊哭邊不知不覺中把整整一桶奶粉用手拈著吃下去了。

聽到這裡, 我恍然大悟, 怪不得佟阿姨聽不得孩子的哭聲!也怪不得她把吃東西看作天下頭等大事, 尤其是一種慰藉的手段。

一位經常找我諮詢的媽媽, 在她孩子2、3歲的階段, 給孩子樹立規矩的過程中, 遇到了重重阻礙。 比如睡覺問題, 她希望孩子每天晚上定時入睡, 為此還專門買了漂亮的時鐘掛在孩子床頭、教會孩子認識鐘點, 但是每天到了睡覺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她的孩子都會堅決反對, 伴以大哭大鬧。 這位媽媽告訴我, 如果不限制孩子的睡覺時間, 讓孩子隨心所欲地玩兒, 孩子一般11、12點睡覺;如果要求孩子早一些入睡, 孩子會一直哭鬧到差不多11點再睡。 “是不是乾脆不要求他, 就讓他11點再睡呢?”這位媽媽問, 她顯然忘記了, 要求孩子提前入睡的原因是孩子第二天起不來床、不能按時去幼稚園、影響父母上班, 太晚睡覺對孩子的身體發育也不好。 其他方面的規矩也如此:有始無終。 只要孩子哭鬧得厲害, 這位媽媽會放棄原則, 乖乖投降。 曾經幾次我們在一起, 每當她的孩子遭到拒絕或者受到約束時, 都會驚天動地地嚎啕哭叫, 這位媽媽則眉頭緊鎖、滿臉痛心, 千方百計地安慰、哄勸孩子,
Advertisiment
力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到最後, 不是她萬般無奈地妥協, 就是失去耐心地宣佈“你煩死我啦!別鬧了!再鬧媽媽就走了!”

我問她, 在應該堅持原則的時候, 你能不能做到不動聲色, 允許孩子哭泣叫嚷, 允許他表達自己的憤怒, 你自己則很平靜溫和但又堅定不移呢?她說, “我實在忍受不了他哭鬧。 有時候我真覺得自己是個壞媽媽, 因為要麼我無動於衷、要麼我恨不得掐死他, 總之他一哭我就心煩意亂, 甚至想自己一頭撞死!”

佟阿姨的那段經歷想必我們大家聽來覺得不新鮮:為了躲避孩子的哭鬧和糾纏, 多少成年人使用了同樣的辦法瞞著孩子悄悄溜走?然而就是成年人這種司空見慣、不假思索的自私行為,

Advertisiment
給多少孩子製造了終身的創傷!當孩子突然發現爸爸媽媽不辭而別――“消失”了, 那種被拋棄的絕望、恐慌和傷痛會伴隨孩子一輩子。

其實佟阿姨的經歷算是比較鮮明極端的, 可以立刻追溯馬上回憶起來。 更多人的心理傷痕則埋藏的比較深, 不那麼容易追根尋源。 我們很多人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 而是像個精神上的小叫花, 可憐地乞討著父母對自己的關懷和讚賞, 而這種維持基本生存的心靈氧氣卻十分來之不易甚至根本得不到。 反而, 只要自己稍稍不順父母的心意, 就會招徠斥責、打罵以致被遺棄的威脅――“你再不聽話, 我就不要你了!”“你考不上大學, 就別來見我們!”“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不爭氣的孽障!你給我滾!”諸如此類的話, 相信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聽到過。父母的這種“你不完美、不合我意,我就不愛你、不要你”的態度,給所有的孩子都留下了精神重創。

這種傷口幾乎永遠不會癒合,而是在適當的時刻重新撕裂、流血、疼痛。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簡直就是父母心理傷痕爆發式的迸裂,其中之一便是無法忍受孩子的負面情緒,當孩子難過時,父母比孩子還難過,這種行為特徵叫做“過度認同孩子的痛苦。”很多童年時代經歷過情感創傷的父母,會把自己的傷痛和孩子的傷痛混為一談,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反應,哪些是孩子的。父母把自己內心的傷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小小的不舒適,在父母眼裡誇張成了嚴重的痛苦;孩子的些微焦慮,在父母心目中升級成了危急的恐慌。

後邊說的那位媽媽,從小在寄宿制學校長大,跟父母的關係一直不親近,尤其跟母親的關係很不好,孩子出生前她的母親去世了。我察覺到她有時會通過孩子來發洩自己的痛苦:孤立無助、缺乏親情的童年、對母親的不滿和憤怒、失去母親所感到的悲痛,都會在自己孩子哭鬧的時候翻滾上來,給她帶來更大的痛苦,讓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掌握對孩子的訓育。

當你發現自己不能忍受孩子的痛苦時,很有可能你在把自己的內心傷痛投射到孩子身上。建議在這個時候――

首先,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歷程,找到這種傷痛的根源。

其次,儘量客觀地評估孩子的痛苦程度,到底是否像你所感受或者想像的那樣嚴重。

其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它占主導地位,蒙蔽了你的判斷力,讓你做出對孩子成長不利的舉動。

也許你曾經痛下決心,絕不讓孩子體驗你所經歷的那些痛苦,但是這並非意味著永遠讓孩子體味快樂,永遠不開發他對任何痛苦的承受力。關鍵在於我們要分清楚什麼是“打擊”、什麼是“傷害”。“打擊”指的是在訓育的過程中,孩子可能經受的一些失望和難過,是孩子能夠承受的痛苦,也是他們成長道路上必然經歷的挫折;“傷害”則指的是對孩子的身體施以暴力,或者由於漠視、遺棄、責駡、威脅而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創傷。

我們可以讓孩子適當地承受“打擊”,卻永遠不要傷害孩子。在孩子經受“打擊”而難過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採取“我知道你痛苦、我願意陪著你一起受苦、這樣我們一起成長”的態度,而不是“我受不了你的痛苦、我要儘快結束你的痛苦!” 記住,不要讓孩子的哭鬧左右你的情緒,更不要讓自己的過去影響孩子的成長。

相信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聽到過。父母的這種“你不完美、不合我意,我就不愛你、不要你”的態度,給所有的孩子都留下了精神重創。

這種傷口幾乎永遠不會癒合,而是在適當的時刻重新撕裂、流血、疼痛。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簡直就是父母心理傷痕爆發式的迸裂,其中之一便是無法忍受孩子的負面情緒,當孩子難過時,父母比孩子還難過,這種行為特徵叫做“過度認同孩子的痛苦。”很多童年時代經歷過情感創傷的父母,會把自己的傷痛和孩子的傷痛混為一談,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反應,哪些是孩子的。父母把自己內心的傷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小小的不舒適,在父母眼裡誇張成了嚴重的痛苦;孩子的些微焦慮,在父母心目中升級成了危急的恐慌。

後邊說的那位媽媽,從小在寄宿制學校長大,跟父母的關係一直不親近,尤其跟母親的關係很不好,孩子出生前她的母親去世了。我察覺到她有時會通過孩子來發洩自己的痛苦:孤立無助、缺乏親情的童年、對母親的不滿和憤怒、失去母親所感到的悲痛,都會在自己孩子哭鬧的時候翻滾上來,給她帶來更大的痛苦,讓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掌握對孩子的訓育。

當你發現自己不能忍受孩子的痛苦時,很有可能你在把自己的內心傷痛投射到孩子身上。建議在這個時候――

首先,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歷程,找到這種傷痛的根源。

其次,儘量客觀地評估孩子的痛苦程度,到底是否像你所感受或者想像的那樣嚴重。

其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它占主導地位,蒙蔽了你的判斷力,讓你做出對孩子成長不利的舉動。

也許你曾經痛下決心,絕不讓孩子體驗你所經歷的那些痛苦,但是這並非意味著永遠讓孩子體味快樂,永遠不開發他對任何痛苦的承受力。關鍵在於我們要分清楚什麼是“打擊”、什麼是“傷害”。“打擊”指的是在訓育的過程中,孩子可能經受的一些失望和難過,是孩子能夠承受的痛苦,也是他們成長道路上必然經歷的挫折;“傷害”則指的是對孩子的身體施以暴力,或者由於漠視、遺棄、責駡、威脅而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創傷。

我們可以讓孩子適當地承受“打擊”,卻永遠不要傷害孩子。在孩子經受“打擊”而難過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採取“我知道你痛苦、我願意陪著你一起受苦、這樣我們一起成長”的態度,而不是“我受不了你的痛苦、我要儘快結束你的痛苦!” 記住,不要讓孩子的哭鬧左右你的情緒,更不要讓自己的過去影響孩子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