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還沒收心?小心收假症候群!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生表示, 當此症狀出現時, 孩子在生理上容易發生頭痛或腸胃不適等症狀, 嚴重者可能還會出現呼吸不順、臉色蒼白、冒汗、暈眩等情形。

在行為上則是容易分神、無法集中注意力, 或發現孩子和以往的表現大不相同, 皆是因適應不良產生的焦慮症狀, 短期可能影響課業, 長期卻會引發憂鬱症、焦慮症。


美國研究指出, 其原因最多來自於睡眠問題, 許多爸媽發現當假期結束後, 孩子帶來了更多的睡眠挑戰, 孩子開始反抗, 容易在睡前發脾氣、半夜醒來或是早起。
這是由於孩子們即使在短暫的假期裡,
Advertisiment
對於重新建立的規律性已產生依賴。 因此, 當他們回家的時候, 發現他們不能共用一張床、被要求要提早上床睡覺、或不能睡到自然醒時, 情緒都會受到影響。
? 因此美國親子專家建議父母
一、訂定規範:
事先向孩子解釋出外遊玩與在家中有不同的規則需要遵守, 讓孩子瞭解回到家後會出現的改變, 並嚴格執行就寢時間。
二、在假期結束前減少行程的安排:
儘量將活動結束的時間提前, 並且行程是不匆忙的, 能讓孩子們按時睡覺。
三、給予更多的期待和關愛:
由於在假期當中, 父母能陪在孩子身邊及關注孩子的時間較平日來的更長更多, 但是一旦回到家中, 孩子就會發現自己的關愛變少了, 因此他們開始不願意睡覺,
Advertisiment
只是想要在睡前延長與父母相處的時間。
所以父母們要儘量在白天的時間多給孩子一些關注, 或是與孩子開始計畫另一個週末活動與假期, 讓他們注意力有所轉移和期待。

四、調整自己的態度:
當孩子出現睡眠問題時要適時的體諒孩子, 當我們在調整時差的問題時, 相同的孩子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回復, 因此我們要體諒這樣的過渡期。 除此之外, 飲食習慣不正常, 以及尚未完成的作業等等因素也會讓孩子的情緒出現緊張、不安等情緒。
小編建議各位爸爸媽媽, 一定要幫孩子做好收心的準備, 這樣才能好好迎接上學的到來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