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疾病影響小兒食欲

食欲是指人對飲食的欲望, 是神經中樞對人體消化功能調節的一部分。 食欲不振是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 當人饑餓時, 胃內空虛, 就會產生一種神經衝動, 傳人腦子的攝食中樞, 於是便產生食欲及攝食活動。 此時, 唾液、胃液和其它消化液分泌增多, 胃腸道蠕動增加。 飽食以後, 由於初被充脹, 神經將這一衝動傳人腦部飽中樞, 產生飽足感, 並抑制攝食中樞的興奮, 而後食欲消失, 攝食活動停止, 轉人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活動。 食欲不振可由全身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功能低下引起。

1)消化道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

Advertisiment
如患急性胃腸炎時, 胃腸運動紊亂, 消化酶分泌減少, 產生食欲減退。 全身感染性疾病, 如感冒、肺炎、敗血症等, 均可直接影響中樞和消化系統功能, 造成食欲低下。 維生素B:缺乏時, 胃酸減低, 胃腸運動減弱。 甲狀腺功能低下(如小兒克汀病), 全身基礎代謝減低、胃腸道運動變弱, 也會影響食欲。 腎臟疾病引起消化道水腫、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引起體內鉀過多、心力衰竭時消化道淤血, 都可以引起食欲不振。 小兒貧血、營養不良時也可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功能而使食欲減低。

2)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因素。 成人或年長兒可以因為工作、學習過於緊張、焦慮、懼恐和情緒劇烈變化等精神因素而影響食物中樞的活動,

Advertisiment
造成食欲減退。 某些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如大腦炎、腦膜炎、腦腫啟、腦外傷等也可以引起食欲消失或減退。

3)小兒中樞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功能均不完善, 較成人更易發生食欲不振。 小兒在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當、環境改變和全身疾病等情況下, 都可引起食欲不振。 有的小兒患一次輕微感口, 感冒本身可能二、三天就好了, 但食欲一直不能恢復, 甚至要持續一、兩個星期。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食欲不振是一種原因複雜、因素繁多的症狀。 肝炎和結核固然可以引起, 但更多的還是由其它各種原因造成。 因此, 遇有食欲不振者, 只要做過必要檢查, 就不必揪住肝炎、結核一、兩種病不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