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看似“無聊”“無用”的圖畫書

長久以來, 在我們的文化中, 讀書都被視為一件“有用”的事情。 在給孩子挑選圖書時, 很多爸爸媽媽也比較偏好知識性的書, 希望孩子在看過一本書之後, 能夠學到一些新的東西。 知識性強的書, 孩子當然是需要的, 不過就像吃飯不可偏食一樣, 讀書也宜“雜食”。 有一些書看上去比較“無聊”, 似乎也沒什麼用處, 但它們卻是孩子不可缺少的養料, 因為在那些書裡, 蘊藏著想像力的種子。

想像力是什麼?詞典上的解釋是:想像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 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所以, 關於想像力的培養,

Advertisiment
或許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推論:第一, 我們要給孩子看到盡可能多的資訊、收集到可能多的素材, 因為只有在“已有的形象”基礎上, 想像才得以發生;第二, 不要給孩子設限, 而是給予他們自由發揮的權利, 給予他們沉醉在想像之中的歡樂。 在這樣的氛圍中, 孩子的想像力才能自由生長。

關鍵字一:因“無聊”而想像

幾年前, 我曾經送給親戚家6歲女孩一本書——約翰·柏林罕的《你喜歡……》。 那個孩子已經認得不少字, 可以自主閱讀了。 打開書, 翻了幾頁, 她的臉上露出了困惑的神情;再後來, 她把書反反復複地讀了好幾遍, 臉上的表情還是又困惑又興奮。 她告訴我:“我從來沒有讀過這樣的書!”

那本書講的是什麼呢?翻開正文, 可以看到一個金髮的男孩牽著一條狗,

Advertisiment
站在自家門前, 好像正打算出門的樣子。 接下來, 作者提出了一串令人吃驚的問題:

“你喜歡你住的地方——淹水、下雪, 還是在叢林裡?”

“你喜歡大象喝光你的洗澡水, 老鷹搶走你的晚餐, 小豬穿上你的衣服, 還是河馬睡在你的床上?”

“你喜歡沾滿果醬, 淋得透濕, 還是被一隻狗拖著在泥地上跑?”

……

整本書都是這樣的問題, 天馬行空、莫名其妙, 而且有一種小孩子闖禍之後幸災樂禍的感覺, 難怪小孩子看了都會哈哈大笑、興奮不已。 為了使現實中的事情變得有趣、好玩, 故事中的小孩, 帶著率真、童稚的表情, 在一句句“你喜歡……”的問話中, 開啟了想像之門。 誰不希望隨心所欲地走進幻想空間裡, 自由遨翔在自己的心靈時空之中呢?這本有點“惡作劇”的書,

Advertisiment
對於孩子來說, 就是一本走進想像之門的鑰匙。 它不跟孩子說“你不可以……”, 而是任由孩子的思緒跟著圖畫天馬行空, 管它是荒謬可笑、傻裡傻氣, 還是胡說八道, 在想像的時空裡, 都可以恣意馳騁, 無拘無束!

不過在一番惡作劇和大吵大鬧之後, 作者還是讓故事回到了溫情的軌道:“你喜歡和老鼠住在籠子裡, 和魚住在魚缸裡, 和鸚鵡住在鳥籠裡, 和兔子住在兔子籠裡, 和雞住在雞舍裡, 和狗住在狗窩裡, 還是你喜歡就躺在自己的床上睡覺?”一張小男孩躺在自己的床上甜甜地入睡的圖片, 讓故事就回到了溫暖、富於安全感的節奏。 在幻想時空中折騰累了, 孩子會覺得睡覺是一種格外甜蜜的享受。

Advertisiment

這樣的書對於孩子有什麼樣的作用呢?兒童文學理論家劉緒源曾經評論道, 這本書“既有想像的狂野生活, 又有安全溫暖的生活。 而這兩方面都是2歲至7歲的孩子需要的。 ”“孩子會在想像的遊戲中獲得滿足, 這一切, 也屬於他們培養和發展自己想像力的過程。 ”那些看似“無聊”的東西,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 是非常重要的養料, 因為這讓他們發現了一個與現實世界不同的時空, 那種不一樣的精彩, 給予他們充足的動力, 去發現、去探索新的可能。

關鍵字二:“無用”的大用

莊子有一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無用之用, 是為大用”。 圖畫書的世界裡, 亦是如此。 在給孩子挑書的時候, 我們不需要時時問自己“這個故事講了什麼道理”“孩子看到它能學到些什麼”。

Advertisiment
除了理性之外, 我們可以有另外一把尺規, 那就是審美的尺規。 美, 有時候是無“意義”的東西, 是游離於理性和實用之外的東西, 但能給我們莫大的享受。 最精彩的兒童文學作品, 也常常講述那些看上去“無用”的事物, 但是對孩子來說, 卻最最貼近他們的內心, 也最能滋養他們內心的想像力。

曾獲得凱迪克金獎的作品《下雪天》, 就是這樣一本“無用”“無意義”卻極美的書。 全書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故事, 只是生活的白描:小男孩彼得, 一早醒來發現昨夜下了雪, 興奮地跑到雪地裡玩各種遊戲, 他堆了一個雪人和一個天使。 回家前, 還把在院子裡捏的雪球放進口袋裡, 想留到明天再玩, 可是洗完澡後卻發現口袋是空的。 上床後他又夢到太陽融化了所有的雪。但他一覺醒來,窗外卻正在下著雪……

這本書神奇的地方,就在於它雖然是一本幾乎沒有情節的書,卻讓我們感到內心的喜悅和起伏。孩子對於世界的純真的好奇心,以及他們運用遊戲和想像力讓生活變得無比豐富的能力,都讓我們感動。在兒童文學教授梅子涵看來,彼得在下雪天的玩耍,即是一首詩:“這樣的沒有‘意義’的小孩兒的熱情和心滿意足,是最明明白白的不用去猜想比喻和象徵的詩。如果非要說象徵,那就是孩子的明明白白、乾乾淨淨、簡簡單單、充滿好奇、易於如願。”

讀著這樣的書,孩子感受到的是和彼得一樣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遊戲和幻想的快樂,而大人呢,則如梅子涵所說,在這樣的過程中,想念著自己的童年。“想念是生命為自己安排的一種生活。想念了,也就對正是童年的孩子會有欣賞的眼睛,會有放心,會有智慧的姑息,會有合乎天性的縱容,會有很多對得起自己的後來的回首。”

的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陪孩子一起讀書,也是在重溫自己的童年。因為重溫了自己的童年,所以更會對眼前的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會更多地允許他們自由自在地生長。更何況,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再告訴我們,童年是人類想像力最為旺盛的階段,隨著年齡增長,理性逐漸牢固,想像力便會逐漸褪去。如此美好的時期,讓我們捧起那些美好的“無用”的書,和孩子一起享受童年吧。 

上床後他又夢到太陽融化了所有的雪。但他一覺醒來,窗外卻正在下著雪……

這本書神奇的地方,就在於它雖然是一本幾乎沒有情節的書,卻讓我們感到內心的喜悅和起伏。孩子對於世界的純真的好奇心,以及他們運用遊戲和想像力讓生活變得無比豐富的能力,都讓我們感動。在兒童文學教授梅子涵看來,彼得在下雪天的玩耍,即是一首詩:“這樣的沒有‘意義’的小孩兒的熱情和心滿意足,是最明明白白的不用去猜想比喻和象徵的詩。如果非要說象徵,那就是孩子的明明白白、乾乾淨淨、簡簡單單、充滿好奇、易於如願。”

讀著這樣的書,孩子感受到的是和彼得一樣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遊戲和幻想的快樂,而大人呢,則如梅子涵所說,在這樣的過程中,想念著自己的童年。“想念是生命為自己安排的一種生活。想念了,也就對正是童年的孩子會有欣賞的眼睛,會有放心,會有智慧的姑息,會有合乎天性的縱容,會有很多對得起自己的後來的回首。”

的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陪孩子一起讀書,也是在重溫自己的童年。因為重溫了自己的童年,所以更會對眼前的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會更多地允許他們自由自在地生長。更何況,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再告訴我們,童年是人類想像力最為旺盛的階段,隨著年齡增長,理性逐漸牢固,想像力便會逐漸褪去。如此美好的時期,讓我們捧起那些美好的“無用”的書,和孩子一起享受童年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