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兒的家庭中經常會有這樣讓你頭疼的場景吧?超市里, 孩子駐足在玩具櫃檯前和你軟施硬磨:“媽媽, 你給我買個這個吧!求求你了, 好媽媽!”商場門前, 孩子打著滾躺在地上撒潑耍賴:“不行不行, 我就要我就要!”遊樂場裡, 孩子拽著你的衣服央求:“媽媽, 我還沒玩夠, 我還想玩。 ”面對孩子的痛哭流涕, 驕橫耍賴, 討價還價, 本沒有打算滿足他要求的你會怎麼做?你是狠心的一口回絕, 平心靜氣的告訴孩子不滿足的理由,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動搖?
其實熊孩子對於新玩具的期待, 絲毫不亞于媽媽們對“雙11”的追捧。
Advertisiment
孩子要買玩具, 買還是不買?這絕對不是一個有著標準答案的簡單問題!同意他、給他買並不是多難的事, 但各種顧慮卻忍不住湧上心頭, 讓我們聽聽媽媽們怎麼說:
媽媽有話說:“每次一去超市和商場, 熊孩子就想買玩具, 太愁人了!”
爸爸媽媽們, 你們每次去商場會空手而回嗎?如果不是, 那麼孩子也會從中學到哦!
為什麼成年人去商場會買些東西回來是很自然的事, 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已經形成了“買買買”的條件反射, 由“商場”這個詞語可以聯想到“買東西”, 這種認知自然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所以經常有的沒的買些東西回來。
Advertisiment
我們的建議:可以在出門前想好今天的目的, 並且和孩子進行討論, 以當下需要為原則理智購物, 以身作則, 方得始終哦!
媽媽有話說:“家裡相似的玩具一大堆, 光小汽車就有幾十輛, 可孩子還是反復要買, 怎麼破?”
探究孩子為什麼會不斷的要新玩具, 甚至是相似的玩具, 如果簡單的總結為孩子是喜新厭舊、無理取鬧, 那沒准就冤枉他們了!其實孩子可能真的只是“傻傻分不清楚”!對家長來說相似的玩具, 在孩子眼裡卻是一個全新的東西, 這和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認知形成有關。
心理學家J.皮亞傑對兒童認知和概念的形成作了大量研究,
Advertisiment
七歲以前, 孩子處於感知運動階段和前運算階段, 只能靠感覺與動作認識世界, 慢慢的開始運用簡單的語言符號從事思考, 但缺乏可逆性;
七歲以後, 出現了邏輯思維和零散的可逆運算, 直至十一二以後, 才能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分開, 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和命題運算。
咱們用大白話舉個例子, 對於學齡前孩子:我們認為紅的, 黃的, 綠的玩具車, 從性質上看都是車, 功能基本都一樣, 但是在孩子眼裡每輛車都是一個不同的物品, 問及原因時, 他們會找到很多不同的細節之處,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尚且無法從性質, 功能等方面進行認知歸類, 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會重複的要一類玩具了。
Advertisiment
我們的建議: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學會分類, 對於已有的玩具創造新的玩法。 家長不要以為把玩具扔給孩子就萬事大吉了, 你們的參與也很重要哦, 只要稍稍用點心, 被孩子冷落至一邊的舊玩具就可以被重新開發出來, 再度吸引孩子。 因為玩具本身只是媒介, 重要的是玩的方法, 怎樣玩, 和誰玩, 還可以怎樣玩?在玩的過程中慢慢的孩子就會把注意力放在創新和利用現有的資源上, 就不會那麼執著於新物品本身。
例如:家長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 玩開商店的遊戲:
一個當顧客, 一個當售貨員。 角色的分配要採取民主的方法, 給孩子自己做出決定的機會。 接下來把所有的玩具都擺出來,
Advertisiment
在“買賣”的過程中, 家長可以不斷引導孩子認識顏色、大小、學習歸類等。 最後, 家長可以與孩子交換角色重複遊戲。 遊戲結束後, 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收拾好。
像這樣的角色遊戲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 遊戲中既使舊玩具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又培養了孩子的注意力、想像力等思維能力, 還加強了親子溝通。
媽媽有話說: “孩子被滿足得太容易, 會不會養成他將來不努力的習慣?”
今天的我們經常會教育孩子說:“不管你想要什麼, 得通過努力才能實現!”這個道理本身沒錯,但對於孩子來說這個大命題可能需要等到青春期後才可以真正領悟。學齡前孩子非黑即白的大腦神經所能理解的資訊還非常簡單:我行不行?我的願望能不能實現?當媽媽以“必須一個月表現好才能得到新款樂高積木”來激勵孩子時,孩子懂不了那麼多,他不會理解為“媽媽在鍛煉我努力執著的精神”,而是:“我想要的玩具得不到,我很難過”。
孩子被滿足的過程,是一個獲得力量感和控制感的過程。正是因為積累了“我想要的東西是可以得到的”感受,孩子未來在追求夢想、實現目標時才更有勇氣和信心。
為什麼有些成人在足夠有能力時,仍然不敢追求夢想,不相信能通過努力實現心中的願望?就是因為從小積累的潛意識告訴他“我不行”。為什麼有的成人一有經濟能力,就開啟瘋狂的“買買買”月光模式,也是源於童年時代的內在匱乏感。這種匱乏的內在體驗,讓我們不是在追尋這些東西本身,而是對自己可以”抓住”這種體驗的重複感受。也就是說,買到什麼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能反復體驗到“我可以買”。
說到底,過早地講道理不過是對孩子未來的一種擔心、焦慮,而這份擔心和焦慮,從根本上是來自於對自己的焦慮。
我們的建議:放下焦慮,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努力的意義。既然“非黑即白”的大腦只能接收“我行不行”的資訊,那麼就用我們的行動告訴孩子:“你的願望可以實現!我願意支持你!”。如果家長有給孩子買玩具的打算和預算,就不要人為的給孩子設門檻或延遲滿足,與其最後買了也落個不痛快,還不如開開心心的去和孩子享受這個過程。
媽媽有話說:“如果孩子每說要一個玩具,我都買給他,這根本不現實!”
沒錯,這不僅不現實,也不符合“玩具滿足要求”這件事情的根本涵義。說到底,我們要滿足的是孩子的感受,玩具只是其中一種媒介。
反思一下為什麼孩子會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為什麼追逐佔用和控制?其實這是孩子對家長的“情感敲詐”,也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物質需求走向情感需求的昇華。
生活中,要在孩子對具體東西的要求上做無限滿足是不現實的,但在感受上卻有可能實現無限滿足。好比你跟老公一起逛街,你看上一個限量款包包,這時你希望老公和你一起流口水說:“哇!真好看啊,將來等我有錢一定要買10 個!”還是:“這有什麼好看的,根本不實用!家裡已經一堆了!”你也許知道你不需要這個包,但你在意的並不是他是否真的願意買,而是他是否願意一起跟你流口水!孩子也是一樣,玩具對他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媽媽瞭解他的感受並願意儘量滿足他的一份愛的表達。
我們的建議:我們在買玩具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其實折射了我們整個對待孩子的態度。玩具買不買只是我們滿足孩子願望的一個縮影,媽媽不可能滿足每一個具體要求,但從中我們可以窺視到孩子在這個階段的需求,以及我們在“跟隨孩子需求”這件事情上是否有足夠的意識。
也許你是一個不太願意滿足玩具要求的媽媽,但是在給孩子讀故事時給了他極大的滿足,比如他想什麼時候聽,你就什麼時候讀給他聽;本來說好讀3本,但他耍賴說要加一本,你也痛快答應他;或者在吃零食的問題上、穿衣選擇上,你家有著更寬鬆的規則,讓孩子在這件事情上有著較高的滿足感。
總結來說,如何購買玩具,不存在標準答案,也沒有絕對的對錯,需要每位元家長自己衡量。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和教養方式都不同,看到一個玩具,是不是要買,理由是什麼,是否和孩子一起制定購買計畫,是否需要給孩子設置玩具基金,都是生活中可以不斷嘗試的小智慧。如果我們可以去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並給予回應,我們很有信心: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滿足,讓孩子即使得不到一個玩具時,一樣能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愛。
得通過努力才能實現!”這個道理本身沒錯,但對於孩子來說這個大命題可能需要等到青春期後才可以真正領悟。學齡前孩子非黑即白的大腦神經所能理解的資訊還非常簡單:我行不行?我的願望能不能實現?當媽媽以“必須一個月表現好才能得到新款樂高積木”來激勵孩子時,孩子懂不了那麼多,他不會理解為“媽媽在鍛煉我努力執著的精神”,而是:“我想要的玩具得不到,我很難過”。孩子被滿足的過程,是一個獲得力量感和控制感的過程。正是因為積累了“我想要的東西是可以得到的”感受,孩子未來在追求夢想、實現目標時才更有勇氣和信心。
為什麼有些成人在足夠有能力時,仍然不敢追求夢想,不相信能通過努力實現心中的願望?就是因為從小積累的潛意識告訴他“我不行”。為什麼有的成人一有經濟能力,就開啟瘋狂的“買買買”月光模式,也是源於童年時代的內在匱乏感。這種匱乏的內在體驗,讓我們不是在追尋這些東西本身,而是對自己可以”抓住”這種體驗的重複感受。也就是說,買到什麼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能反復體驗到“我可以買”。
說到底,過早地講道理不過是對孩子未來的一種擔心、焦慮,而這份擔心和焦慮,從根本上是來自於對自己的焦慮。
我們的建議:放下焦慮,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努力的意義。既然“非黑即白”的大腦只能接收“我行不行”的資訊,那麼就用我們的行動告訴孩子:“你的願望可以實現!我願意支持你!”。如果家長有給孩子買玩具的打算和預算,就不要人為的給孩子設門檻或延遲滿足,與其最後買了也落個不痛快,還不如開開心心的去和孩子享受這個過程。
媽媽有話說:“如果孩子每說要一個玩具,我都買給他,這根本不現實!”
沒錯,這不僅不現實,也不符合“玩具滿足要求”這件事情的根本涵義。說到底,我們要滿足的是孩子的感受,玩具只是其中一種媒介。
反思一下為什麼孩子會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為什麼追逐佔用和控制?其實這是孩子對家長的“情感敲詐”,也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物質需求走向情感需求的昇華。
生活中,要在孩子對具體東西的要求上做無限滿足是不現實的,但在感受上卻有可能實現無限滿足。好比你跟老公一起逛街,你看上一個限量款包包,這時你希望老公和你一起流口水說:“哇!真好看啊,將來等我有錢一定要買10 個!”還是:“這有什麼好看的,根本不實用!家裡已經一堆了!”你也許知道你不需要這個包,但你在意的並不是他是否真的願意買,而是他是否願意一起跟你流口水!孩子也是一樣,玩具對他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媽媽瞭解他的感受並願意儘量滿足他的一份愛的表達。
我們的建議:我們在買玩具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其實折射了我們整個對待孩子的態度。玩具買不買只是我們滿足孩子願望的一個縮影,媽媽不可能滿足每一個具體要求,但從中我們可以窺視到孩子在這個階段的需求,以及我們在“跟隨孩子需求”這件事情上是否有足夠的意識。
也許你是一個不太願意滿足玩具要求的媽媽,但是在給孩子讀故事時給了他極大的滿足,比如他想什麼時候聽,你就什麼時候讀給他聽;本來說好讀3本,但他耍賴說要加一本,你也痛快答應他;或者在吃零食的問題上、穿衣選擇上,你家有著更寬鬆的規則,讓孩子在這件事情上有著較高的滿足感。
總結來說,如何購買玩具,不存在標準答案,也沒有絕對的對錯,需要每位元家長自己衡量。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和教養方式都不同,看到一個玩具,是不是要買,理由是什麼,是否和孩子一起制定購買計畫,是否需要給孩子設置玩具基金,都是生活中可以不斷嘗試的小智慧。如果我們可以去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並給予回應,我們很有信心: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滿足,讓孩子即使得不到一個玩具時,一樣能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