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所有的母親都喜歡不哭的孩子, 但英國的珍妮特·弗日特卻不是這樣。 三十年前, 她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哪一天能夠聽到兒子的哭聲。 可是因為養子的生母在懷孕時有酗酒的毛病, 養子馬休長到11個月大時才第一次啼哭。
新生兒竟然爛醉如泥
馬休的生母名叫莫里恩,
即使在懷孕期也是嗜酒如命。
生完馬休以后,
她依然每天喝得叮嚀大醉。
丈夫在發現她的酒癮后,
拋下她和兒子一走了之。
可憐的馬休無人撫養,
被一個社區組織收留。
當馬休兩個星期大的時候,
好心的珍妮特和她的丈夫理查德收養了他。
Advertisiment
第一眼看到馬休的時候, 珍妮特驚呆了。 馬休既虛弱又遲鈍, 而且骨瘦如柴, 體重遠遠低于正常的嬰兒。 “我揭開一層又一層的毯子, 發現瘦小的他躺在里面。 ”更可怕的是, 馬休患上了“胎兒酒精度紊亂癥”——由于母親懷孕期間整日酗酒, 馬休在子宮中便已重度酒精中毒。
嬰兒時期的馬休表現得極度反常, “他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愛哭愛鬧, 而是整日安安靜靜, 一聲不響。 直到11個月的時候, 才第一次哭。 1歲時, 他身體里的酒精度才下降到正常水平。 他比別的孩子長的慢:1歲才會笑、3歲才會坐、4歲才開始學走路。 ”
看不懂他人表情和肢體語言
除生成發育緩慢外,
Advertisiment
馬休喜歡和低年級的同學玩, 同班同學都覺得他很古怪, 不愿意接近他。 “他從來都沒有真正融入同學中間, ”“一天放學后我問馬休課間休息時你干了什么, 他說, ‘我看著窗戶外面, 心里想著你。 ’聽到這些, 我難過極了。 ”
經過多年的刻苦努力, 中學畢業后, 馬休終于被英格蘭中部城市德比的一所大學錄取,
Advertisiment
但馬休其實非常渴望朋友。 有時候他冒險去當地酒吧, 試圖和別人搭話。 但因為他對社會一無所知, 語言行為又很古怪, 所以沒有誰愿意接近他。
看便箋條生活
三十多年過去過, 盡管現在馬休表面上看上去是個成年人, 但實際上生活依然不能自理。 由于大腦受到永久影響, 記憶力嚴重受損, 生活中的馬休脫離不了便箋條。
每天從起床那一刻起, 馬休就要看便箋條。 他家的墻壁貼滿了字條, 提醒他怎樣穿衣服、怎樣做早餐等等。 即使是最平常的買東西, 他都要按一定順序買,
Advertisiment
用自身經歷警示社會
馬休也曾試圖戰勝病魔, 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大學畢業后, 他曾經接受了一個網站編輯的培訓, 在一所大學的信息技術部門找了份工作。 但是他記憶力太差了, 經常想不起來上個星期做了什么, 學校領導就認為他是在偷懶。 “媽媽試圖向學校解釋, 但是他們認為我是在找借口。 ”
馬休至今一直試圖找工作。 “他很堅強, 無數次摔倒又無數次爬起來。 但我必須時刻提醒他現實和理想的區別, 有些東西對他來說是不現實的。 ”
馬休和珍妮特希望通過媒體的報道引起社會對孕婦酗酒問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