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醫院錯估胎兒體重致難產 胎兒大小都有何標準?

許多人認為, “生個大胖小子”是件有福氣的事兒, 可不然。 胎兒過大會增加分娩風險不說, 若還像下則新聞中的張女士那樣不走運的被醫院在分娩前錯估了胎兒體重, 可就麻煩了!

近日, 一則新聞令很多准媽媽擔憂:張女士生產前因醫生估計胎兒體重為3200克, 她選擇了順產。 不久後, 自己產下的男嬰實際體重為4100克, 屬於巨大兒。 孩子剛出生就被查出左上肢不能活動, 被診斷為左側分娩性臂叢神經損傷, 構成八級傷殘。

醫院竟然估計的體重與實際出生體重相差900克!這是有多不靠譜!即便事後賠了錢又怎樣,

Advertisiment
孩子健康又換不回來。 不過話又說回來, 即便醫院沒有估錯體重, 胎兒體重過大還是會使得分娩更加困難。 所以, 要想更順利的分娩, 胎兒的體重還大有講究, 准媽媽們得下點功夫。 一般來說, 准媽媽在分娩前正常的體重增加應在12.5—15公斤之間, 過大或過小都不好, 而在孕期的不同階段, 胎兒的體重也有不同標準。

胎兒大小標準

1個月(1-4周):身長約0.2釐米, 體重約1克, 心臟開始發育。

2個月(5-8周):身長約3釐米, 體重約4克, 已成人形, 早期心臟形成, 有心臟搏動;頭, 口, 眼睛, 耳朵, 身體, 手腳開始形成。

3個月(9-12周):身長約9.0釐米, 體重約20克, 手, 腳趾頭發育完全, 指甲, 牙齒開始形成, 外生☆禁☆殖☆禁☆器開始發育。

4個月(13-16周):身長約18釐米, 體重約120克, 已可區分性別, 用胸部做呼吸動作,

Advertisiment
能吮吸自己的拇指。

5個月(17-20周):身長約25釐米, 體重約340克, 長出少許頭髮, 長出皮下脂肪, 體重增加。

6個月(21-24周):身長約30釐米, 體重約600-700克, 會做踢腳和揮拳等小動作。

7個月(25-28周):身長約35-37釐米, 體重約1-1.2千克, 在宮內轉成頭向下的姿勢, 開始長腳指甲, 頭髮。

8個月(29-32周):身長約40釐米, 體重約1.5-1.6千克, 聽覺系統發育完成。

9個月(33-36周):身長約45釐米, 體重約2-2.5千克。 各個器官發育成熟, 對來自母體外的光開始有反應, 娩出後生活力良好。

10個月(37-40周):身長約50釐米, 體重約3千克, 胎兒成熟。

胎兒過大

巨大嬰兒會增加准媽媽的分娩困難, 還容易引發難產、手術併發症、出血等危險情況, 一半以上的巨大兒是通過剖宮產出生的。

醫學研究證明, 剖宮產的新生兒因未經產道擠壓,

Advertisiment
不易適應外界環境的驟變, 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液體, 故肺部的併發症明顯高於順產分娩者。 另外如果處理不當, 嬰兒易發生產傷(鎖骨骨折、顱內出血等)和窒息, 最可怕的是在處理過程中發生新生兒臂叢神經癱瘓, 嚴重的肩叢神經癱瘓可能導致終身殘疾。

當然, 最壞的結果是造成新生兒死亡。 即使順產, 巨大兒的母親也極容易發生產後出血、產道損傷等, 嚴重的還會造成准媽媽產道撕裂、甚至子宮破裂、子宮脫垂。 而且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可能性也會大幅提高。 巨大兒在兒童保健中屬高危兒, 是醫生觀察隨訪的重點對象之一。 巨大兒易發生低血糖、紅細胞增多症、高膽紅素血症和其他疾病,

Advertisiment
有的出生後體重迅速下降, 多伴有硬腫症(俗稱硬皮病)發生。 巨大兒發生心臟畸形的比例也高於一般正常體重兒, 即使在剛出生時沒有發現併發症, 但長大後也容易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

胎兒過小

胎兒過小具體原因有很多, 根據他的表現和不同的特點可以分為三種。 有的是遺傳造成的, 還有的是在孕早期的時候, 有過宮內感染或者感冒發燒、病毒感染, 染色體或者是基因的變異。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胎盤和臍帶的因素, 比如說臍帶的過度扭轉, 翻轉胎盤。

胎兒在子宮內如果生長遲滯, 其死亡率與致病率都比正常體重的胎兒來得高, 且在生產過程中, 也容易併發胎兒窘迫或胎便早現的問題。

Advertisiment
根據研究, 子宮內環境與胎兒成長是否良好, 與中年之後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舉例來說, 出生體重太輕的胎兒, 往後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機率相對較高。 好多成人的代謝疾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先天性異常, 它的疾病也是在胎兒時候買下潛伏的種子。

懷孕期營養不良導致胎兒體重過低, 也會對胎兒遠期成人有可能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就越來越高。 若醫生認為胎兒過小到需要干預, 那麼准媽媽就要調整飲食, 補充營養。 當然, 准媽媽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不加限制地過多進食, 從而形成另一個極端——巨大兒, 也不利於寶寶健康和順利分娩。 預防胎兒過小應從自己的生活細節和飲食習慣著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