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複練習開發兒童智力

“重複做事”是兒童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訓練活動, 心理學家把它稱為幼兒特有的“常同行為”, 蒙台梭利將其稱為“重複練習”現象, 同時, 她也通過實踐研究得出了兒童重複做事的必然性——為了意志力的形成。

意志力來源於選擇有智力目的的活動, 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即經歷專注、興趣、意志、順從四個環節。 兒童的意志力並非成人所理解的那樣, 可以通過後天強化訓練出來。 實際上, 兒童的意志力形成是一個天然形成的過程, 也是一種天賦的本能, 它是兒童自然成長的法則。

蒙台梭利觀察到, 在意志力形成的第三個環節,

Advertisiment
即意志的發展, 總要經歷三個重要的階段, 其中最常見也是首要的階段便是“重複練習”。

“反復操作是兒童的智力體操。 ”蒙台梭利用這個比較恰當的比喻說明了重複和智力的關係。 兒童在玩耍一樣東西時總是重複進行, 在讀一本書時總是重複聽, 在操作一樣教具時總是重複幾十次, 這在成人的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甚至成人認為這是由於兒童的幼稚而導致的, 但是這樣的重複卻使兒童感受到力量和獨立, 並使兒童達到極度的滿足。 實際上, 如果兒童能達到重複一種活動的時候, 那是因為兒童已經能夠相當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點上。 這種狀態我們才把他稱為注意力集中。

Advertisiment
這種集中的注意力在重複中, 兒童的內心就獲得了一種力量。 我們把這種力量解釋為控制的力量, 兒童既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又能控制自身之外的物質世界。

許多父母都不難發現兒童重複練習的現象, 要麼是在學校, 要麼是在家裡。 但是, 他們多數會表現出茫然的表情, 並不知道這就是孩子意志力形成的第一個階段。 正是基於“重複練習”的起點, 兒童才慢慢形成了自製和自覺的能力, 為進入第二個階段打下了基礎, 即自由地選擇自我訓練的生活方式。

人們已經意識到手和語言是人類智力的兩種外部表現, 所以重複地聽、說、讀、畫, 以及所有重複性的勞動都是促進心智發展的運動。 兒童喜歡用雙手去重複做事正是他工作本能的一種表現,

Advertisiment
他們往往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對一些“基本工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可以自主閱讀之前, 幾乎每個孩子都經歷過重複聽故事的階段。 重複聽故事, 能使兒童逐漸地掌握故事中的詞句, 使一些好詞好句在記憶中得到反復強化, 並積累一定的語言經驗, 從而使孩子在自編故事時, 把那些儲存在腦海中的語詞語句, 遷移運用到新的故事情景中。 所以, 讓孩子重複聽故事, 不但令孩子獲得了有關知識資訊, 學習了一些語詞語句, 懂得了相關的道理, 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為孩子提供了創造性言語表達的素材, 開發了孩子的語言潛能。

讓兒童為之著迷的“基本工作”還有很多, 比如把瓶蓋擰下來再蓋上;把玩具反復地拆開、重裝;打開房門再關上等。

Advertisiment
類似的重複行為都是兒童的基本行為, 不具備任何目的性, 它們對兒童來說都具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 也是兒童進行的不夠成熟的努力。 “重複練習”的行為能夠滿足兒童特定時期的需求, 也更容易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和獨立感。 另外, 駕輕就熟的工作內容更容易讓兒童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這點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

然而, 這些看似枯燥、簡單、浪費時間的重複練習, 卻容易使成人與兒童之間發生衝突。 成年人的思想中, 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障礙, 即“最大效益法則”。 當他們看到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卻收效甚微, 或者一直在從事浪費時間卻毫無收穫的勞動時,

Advertisiment
就會忍不住想去干涉或幫助他們。

在成人看來, 類似於反復把彩色玻璃球放進瓶子裡的遊戲是一種瑣碎而毫無用處的工作, 他們不能理解兒童為何對此那麼熱衷而癡迷。 實際上, 成人不理解兒童“重複”行為的根本原因是——行動的節奏。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醫院探望患病的父親, 老人中風了。 當她看到父親倔強地用顫抖的雙手異常緩慢地把水杯舉到唇邊的時候, 那種抖動的動作與父親昔日行動自如的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這位母親因為看到了這種反差, 所以十分痛苦。 於是, 她產生了一種衝動, 即幫助父親喝水。 實際上, 她想設法用自己的行動節奏去代替老人的節奏, 以此緩解心中的不適。 但是, 當她3歲的兒子充當這個角色的時候, 就變得十分耐心,剛好符合老人需要的節奏。但是,一旁的母親又產生了上面的那種衝動,因為她早已習慣了那種敏感而迅速的節奏。

當兒童在做一些重複的事情時,成人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會產生一種干預兒童的欲望。然而,這麼做對兒童的心理需求不但毫無幫助,還破壞了他們喜歡做的事情,阻撓了他們自由地行動。自由選擇與紀律三自由選擇與紀律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方法中有一種建立在兒童自由之上的教育法——觀察教學法。“兒童之家”的所有老師都必須知道如何觀察兒童,避免違反了他們的自然成長法則。這一點不但是教師的職責,更應該成為家長的習慣和本能。

就變得十分耐心,剛好符合老人需要的節奏。但是,一旁的母親又產生了上面的那種衝動,因為她早已習慣了那種敏感而迅速的節奏。

當兒童在做一些重複的事情時,成人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會產生一種干預兒童的欲望。然而,這麼做對兒童的心理需求不但毫無幫助,還破壞了他們喜歡做的事情,阻撓了他們自由地行動。自由選擇與紀律三自由選擇與紀律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方法中有一種建立在兒童自由之上的教育法——觀察教學法。“兒童之家”的所有老師都必須知道如何觀察兒童,避免違反了他們的自然成長法則。這一點不但是教師的職責,更應該成為家長的習慣和本能。

相關用戶問答
  • 7回答

    兒童智力拼圖遊戲去哪裡找?

    對於這種給小孩玩的益智拼圖遊戲啊,你可以在很多網站都有的啦,你就上百度找找, 就會有很多了。但是也可以給你推薦些:你可以上這個4399、2344、兒童樂園、兒童益智遊戲、網路時尚風向標、阿裡巴巴、有... [詳細答案]

  • 6回答

    5歲兒童智力小遊戲有哪些,求推介?

    適合5歲兒童的智力遊戲會有很多啊,可以弄些給小孩玩,但是不能給小孩玩的時間過長,而且也不能給他玩太多啊。因為過度玩這個電動遊戲會影響到小孩的眼睛發育的,也會使小孩沉迷下去的,這樣會很不利於小孩的成長...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智力特點?

    學前期兒童智力有了很大發展,在動作方面,可以連續行走20—30分鐘而不感到疲倦,會跑、跳、攀登;手的動作更加靈巧,能用鉛筆書寫、畫畫,能使用剪刀一類的工具。 在言語方面,詞彙更加豐富,可以自由進行言...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智力發育?

    考察孩子的智力發育主要看一下幾點1、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並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提高對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我們可以... [詳細答案]

  • 6回答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哪有賣的?

    你想給小孩買這個韋氏兒童智力量表,你可以到書店去買啊,一般都會有貨的,你就到哪去購買就可以啊。若你怕麻煩,不想出去的,你就上網去給小孩買吧。在這個亞馬遜、當當網、淘金這些去買吧,都有很多的啦。你只要...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