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媽媽約我談一談, 見面就抱怨, 說現在的孩子真難教, 每晚都要聽故事, 已經一年多了, 剛開始講自己會的, 後來就開始拿著故事書讀給毛毛聽。 她問我給孩子講故事、讀書好不好。 我說:“給孩子讀故事是個好主意, 讓孩子知道書能告訴我們很多不知道的東西, 建立文字就是說話的一種方式的概念, 當然要選擇一些經典的故事給孩子, 大家都說愛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 ”
毛毛媽媽打斷了我的話:“問題是已經讀了好幾本故事書了, 我都不知道接下來該讀些什麼。 ”
“毛毛聽故事的時候是不是剛讀了一分鐘,
Advertisiment
“你怎麼知道的?”
“我給你講個我孩子聽故事的經歷吧。 那還是在他兩歲多的時候, 有一天他讓我講故事給他聽, 倆人躺在床上, 故事也開始了:‘有一天有個叫小明的孩子, 他上山去放羊……’原來是狼來了的故事, 講完了我們一塊睡覺;第二天他又要我講故事, 依然是狼來了;第三天依然是狼來了———直到第六天他才說:‘爸爸, 換一個故事好不好?’在這幾天聽故事的過程裡, 他很有意思, 一會笑, 一會瞪著我, 一會躺下, 一會又坐起來。 我知道他在這個重複聽的過程裡, 理解著人物、環境與時間的各種關係, 等他終於明白了, 才要求換一個。 我會的故事不是很多, 但一直伴隨著兒子到了他能閱讀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毛毛讓媽媽不斷地更換故事, 是因為媽媽從沒重複過, 他從最開始就沒聽懂媽媽講給他的故事, 於是把聽故事只當成了一種遊戲。 孩子從事的所有活動都會出現重複, 只有在重複中才能完全理解和建立概念, 從而滿足自我的發展;只有在重複中才能出現專注, 從而產生智慧和形成良好的人格。 重複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你是否也有過毛毛媽媽一樣的困惑?
採編自:現代育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