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是獲得廣泛、豐富的感性知識的重要途徑。 引導兒童去觀察各種自然現象, 去觀察社會生活, 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觀察事物的能力, 奠定發展思維的良好基礎, 是有其特殊意義的。 因此, 我在教學中, 從一年級起, 就注意了培養兒童觀察事物的能力。 我的做法如下:
一、激發兒童觀察事物的興趣
興趣是一種陰曆, 也是感知事物的動力。 要培養和提高兒童觀察事物能力, 首先必須激發兒童對觀察事物的興趣。
我針對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特別敏感, 好奇心強, 愛尋根究竟到底的特點, 帶領兒童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和社會生活,
Advertisiment
在觀察活動中, 不論同學們拿來一張枯葉, 一粒小果實, 一項細微的觀察成果, 我都十分珍惜, 從不冷淡、馬虎。 我們知道, 這一張張樹葉和一粒粒小果實, 都凝聚著孩子們觀察事物的濃厚興趣和渴求知識的願望。
二、循循善誘, 教給兒童觀察事物的方法
小學生, 特別是低年級兒童, 在觀察事物或圖像時, 容易被最感興趣的某一方面所吸引, 以局部代替整體。 同時, 由於知覺比較籠統, 不精確, 容易把相似的事物混淆。 針對兒童知一特點, 我在引導兒童觀察事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