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視孩子的感官能力訓練,多看、聽、摸、嘗、聞

要使孩子對周圍感興趣, 必須從出生後就開始訓練他的感覺器官, 給他機會多看、多聽、多摸、多嘗、多聞。
經常抱著嬰兒在屋內、戶外觀看周圍各種東西, 如牆上掛的、桌上擺的圖畫、照片、絨毛玩具、檯燈、掛燈、鐘、花瓶等;或去室外看藍天、白雲、飛鳥、花卉、樹草等等。 待嬰兒注視該物後, 邊看邊聯繫物件形象說該物名字達到視覺聽覺的聯繫, 逐漸認識各種東西。 還可用繩索牽著彩色帶響氣球, 繩的一端系在嬰兒腳或手上, 當他手舞足蹈時氣球忽高忽低, 發出聲響, 吸引嬰兒注意, 轉頭跟蹤氣球。 可在嬰兒床邊用答錄機放兒歌、輕音樂等,

Advertisiment
音調時高時低, 時遠時近, 訓練嬰兒追尋聲源, 注意聆聽。 也可時常與嬰兒面對面講話, 用不同聲調、伴不同表情, 讓他聽各種不同的聲音, 如雨聲、風聲、動物叫聲、物件碰敲聲, 紙張扇動聲、撕開聲等訓練嬰兒的聽覺。 讓嬰兒有機會觸摸不同質地的東西, 如摸摸硬的玻璃瓶、不銹鋼勺子、盆、鍋, 也握握柔軟的毛巾、單衣、毛衣、塑膠、橡皮、長毛絨玩具, 接觸冷水、溫水, 粗糙的刷子、梳子, 也可經常摸觸母親的臉頰、頭髮、手等, 以促進嬰兒的觸覺, 發展其別不同質地物件的能力。 在孩子添加餵食時, 可慢慢給他嘗嘗不同味道的食物, 如甜粥、咸湯、酸橘汁等, 也給他機會聞聞不同的花香、飯菜香、果香等。
在日常生活中重視訓練孩子的感官能力
Advertisiment
使他對周圍事物由形象、感覺上的認識, 逐漸瞭解熟悉外面的世界。 眼、耳、鼻、舌和皮膚等感覺器官是人體接受外界刺激的重要工具, 通過它們才能與周圍事物交流溝通, 學習各種生存和發展的本領, 所以這方面的訓練十分重要。
採編自學前教育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