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兒童早期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偏重于智育而忽視個性品質的培養, 這種傾向應當引起注意。 事實證明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 僅有聰明的頭腦是不夠的, 還必須具有獨立性、自制力、堅韌性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美國心理學家推孟曾對1500名超常兒童進行長期的追蹤觀察, 30年后發現20%的人沒有取得什么成就, 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 發現最顯著的差異并不在智力方面, 而在于個性品質不同, 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的人。 下面著重談談如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Advertisiment
(1)珍惜幼兒自我獨立性意向
當孩子二三歲的時候, 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概念, 以第一人稱“我”稱呼自己, 開始出現“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性意向。 心理學家指出:當幼兒的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 幼兒就表現出得意、高興, 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 否則就出現否定的情感和態度。 因此, 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幼兒的獨立性意向, 給予熱情鼓勵和支持, 使獨立性不斷發展。
(2)要尊重孩子
注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 要認真聽孩子講話, 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 孩子吃飯不要硬逼, 讓孩子做事盡量不用命令的口吻。 不要當眾斥責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 這樣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Advertisiment
(3)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在歐美國家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推崇“個人奮斗”、而不是依賴父母和其他人, 他們主張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一出生就讓他獨宿一室, 極少與父母同住。 孩子剛學走路時, 跌倒了, 讓他自己爬起來。
在我國, 目前獨生子女越來越多, 往往導致父母對孩子過度珍愛, 這就產生了過度保護和過多限制的問題。 為了安全和其他原故, 很少給1歲內的孩子提供練習坐、爬、站立、行走的機會。
Advertisiment
(4)從興趣上培養
讓孩子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簡單的命令, 防止他們對勞動產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 幼兒對游戲活動有強烈的興趣, 讓幼兒做些象征性的勞動時, 要盡量游戲化, 這樣他們就會以極大的興趣積極參加, 如果能經常地堅持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