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 家長心急火燎地抱著孩子來就診, 焦慮地跟護士說“孩子發燒了”。 但當被問到“什麼時候開始發燒, 燒到多少度”時, 卻又是一臉茫然:“我沒給他量體溫, 摸著額頭覺得好燙。 ”
孩子發燒了, 量體溫是最基本的步驟, 但很多家長卻不懂得該怎樣正確測量體溫, 有的甚至因為焦急而忽略了量體溫。 量體溫這件“小事”, 你真的做對了嗎?
孩子出現這些症狀可能發燒了
對於小寶寶來說, 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不適, 但會通過一些表現來向爸爸媽媽們發出他們體溫異常的信號, 如寶寶的小臉蛋潮紅、嘴唇乾熱、哭鬧不安、食欲減退、尿量減少、尿色加深、額頭熱度較平時高等。
Advertisiment
正常體溫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值
人體正常的體溫是受體溫調節中樞所調控, 並通過神經、體液因素使產熱、散熱過程呈動態平衡, 從而讓體溫保持在相對恒定的範圍內, 也就是說, 正常體溫是一個範圍, 而不是一個具體的點。
不同部位正常體溫參考值:
口腔體溫範圍:36.2-37.2℃;
腋窩體溫範圍:36.0℃-37.0℃;
直腸體溫範圍:36.5℃-37.7℃。
由於受晝夜、年齡、性別、飲食、運動、情緒等因素的影響, 體溫在一天內會有一定的波動, 但波動範圍不會超過1℃。 一般情況下, 腋窩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 俗稱發燒,
Advertisiment
什麼時候量體溫最準確
有時候家長在家量體溫發現寶寶發燒了, 火急火燎地趕往醫院後發現又不燒了, 這可能是量體溫的時間不對。 因為環境、寶寶活動狀況等因素都會影響體溫, 以下幾種情況, 寶寶的體溫會偏高:
傍晚時, 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
寶寶洗澡、進食、哭鬧、運動後, 體溫也會暫時升高;
衣被過厚、室溫過高, 寶寶的體溫也會有所升高。
因此, 寶寶發燒時, 為了測量準確的體溫, 應最好避開這幾個時間點, 以在寶寶洗澡或運動後半小時測量未准。
需要注意的是, 測量體溫只是説明瞭解寶寶疾病的情況, 當寶寶發燒時, 家長不能只是盯著體溫數字,
Advertisiment
選擇合適的體溫計
給孩子量體溫, 安全和準確最重要, 因此選擇一款適合的體溫計也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體溫計有不同的優勢, 家長可根據自己的狀況進行選擇。
1.玻璃水銀體溫計
玻璃水銀體溫計是平常使用最多的, 也是最傳統的體溫計, 價格也很便宜。 有專家表示, 玻璃水銀體溫計是測量最準確的, 但在讀數時一定要注意兩眼平視, 以儘量減小讀數誤差。 玻璃水銀體溫計既可以測腋下體溫, 也可以用來測量口腔和直腸內的溫度, 如果是用來測量口腔或直腸溫度, 要做到給孩子專表專用,
Advertisiment
2.電子體溫計
電子體溫計使用非常方便, 測量時間比玻璃水銀體溫計短, 但需要經常進行校準。 建議家長掌握好用這種體溫計量出的基礎體溫, 比如, 寶寶的正常體溫是36.5℃, 但用電子體溫計基礎體溫變成了37℃, 那麼只要寶寶不超過這個溫度就是正常的。
3.紅外線體溫儀
紅外線體溫儀有耳溫計和額溫計兩種, 操作非常簡單, 在孩子哭鬧不肯配合量體溫時, 使用非常方便, 但價格較貴。 由於額頭溫度受環境影響較大, 因此額溫計測量的體溫資料不是很準確。
寶寶發燒應多久測一次體溫
如果寶寶只是低燒, 每6個小時給他測一次體溫, 或懷疑有體溫上升時監測即可, 測得太過於頻繁, 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休息。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是高熱, 則需要比低熱時稍微測得密一點, 在吃完退燒藥或物理降溫半個小時後應測一次體溫, 如果寶寶有過抽搐等情況, 體溫監測間隔應比一般的發燒更短一點。
正確地給寶寶測量體溫,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點, 然後選擇合適的體溫計, 再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寶寶的體溫有一點點高, 家長不要過於緊張, 可採用物理方式降溫, 過1-2個小時再次測量體溫, 並且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其它相關疾病症狀, 如有惡化則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