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性人如何進行情志養生?

金性人面形長方, 色偏白, 顴稍高, 唇薄齒利, 身段苗條, 眉清目秀, 舉止清靈, 氣度活潑, 說話聲音響亮。 生氣時面色蒼白。 金性分陽金陰金, 形同, 而氣質清濁隨心性變化。

陰金性多虛假, 好分辨, 喜變更, 虛妄不實, 嘴甜心苦, 好冷笑, 習於諂媚。 更為甚者, 殘忍嫉妒, 巧言令色, 笑裡藏刀。 妒公害能, 掩人善行, 喜文人過, 好言人短, 刻薄寡恩, 得權在位, 便能亂世, 凶奸之徒, 多由此出。 在家庭, 則父子責善, 夫妻寡義, 分崩離析。

陰金多惱, 惱的表現:

1.對環境不滿意, 但又難以擺脫的心理狀態。

2.看不上的人, 還躲不開, 孤芳自賞, “患人之不己知”。

Advertisiment

3.瑣事纏身, 喋喋不休, 或事不遂心, 說不出, 道不明, 處於自我折磨的心境。

4.處事虛偽, 但又露了破綻時的心情。

5.惱的特點, 多出於嫉妒, 好表現小動作。

陰金記憶體, 好惱傷肺, 氣喘咳嗽, 咯血, 甚則肺癆、肺癌以及各種肺經疾病, 這便是受陰金之害。

要想愈病, 必須化陰金為陽金, 生出義氣, 遇事多想人之好處。

陽金即是真金, 主義氣, 性豪爽, 善交際, 善言談, 活潑開朗, 敏捷果斷, 取人之長, 知過必改。 危難不避, 勞怨弗辭, 見義勇為, 見得思義。 所以金是分清的, 善於判別善惡是非真偽。 古今成大功的奇才義士, 光彩人物, 多數陽金之功力。

陽金的核心是一個“義”字。 古人注解:“義者, 宜也。 ”即應當的意思。 孟子說:“仁, 人心也;義, 人路也。 ”意思是說仁是人之本心;義是人之正路。

Advertisiment
善惡、是非、真偽, 都是用義字來判斷。 義的另一個含義是“義氣”, 即為了他人, 或公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 古人極贊又大義的英雄豪傑, 稱為“大義參天”。 可見仁人義士的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何等崇高!

義的精神實質是“無我”, 放棄小我, 而成就大我。 歷史上“捨生取義”者, 不乏其人。 義與仁字或忠字常常連用, 稱“仁義”或“忠義”。 具有此種高風亮節的人, 可謂人類中之精英。

具有陽金性的人, 在處理人際關係時, 善於取人之長, “趙好處是真金。 ”心中常存他人的好處, 自然會生出義起來, 才能與人溶為一體。 否則常存他人的缺點, 便是集聚陰氣, 不僅徒增煩惱, 且有害身心健康。 老子說:“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Advertisiment
德善矣。 ”意思是說, 你善良我用善良之心對待你, 你不善良, 我也以善良之心對待你, 這樣, 我的德性就增長了。 其實, 不僅從好人身上找出好處, 更要從劣人身上找出好處來, 這正是撥陰取陽, 以義用事。

陰金的根子是“分辨心”。 好計較小事, 過分的著意利害得失。 更為嚴重的是不願意讓人指責缺點, 常常進行辯白。 它與辨別是非, 分清善惡的心理是不同的。 分辨心是一種不老實的表現, 不願意暴露自己的過錯, 為掩蓋缺點而進行分辨。 唯恐被人割掉他身上的“毒瘤”, 所以惱氣常存。 不論對誰, 都不能推心置腹。 這種心理在某些人身上是根深蒂固的, 習慣把責任和過錯推到別人身上。 由於這種心理的發展, 便可產生說謊、嫉妒、虛偽、欺騙,

Advertisiment
甚至出現奸詐、兇狠等等惡劣行徑。 以高品質的要求來講, 分辨心是人我溶為一體的死敵。

分辨心是自私心膨脹的產物, 其深層常常包藏者禍心, 發作起來, 危害極大。 有時外面偽裝的很巧妙, 不易被人們識破。

瑣碎好叨咕的人是分辨心的異化狀態, 由於好看別人的不對(看不見自己的不對)的心理發展變化而形成的。

欲變陰金為陽金, 必須從分辨心的萌芽時期上功夫, 多找人的好處, 否則待到成熟之後, 才想改變就困難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