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針對兒童特點施教

兒童發展有普遍的規律。 同時, 由於受多種因素(家庭、社會、教育等)的制約, 又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 因此, 家庭教育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進行因人施教,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有哪些心理特點呢?
1、喜歡玩耍;2、喜歡合群;3、模仿力強;4、好勝心強;5、喜歡野外活動;6、喜歡體驗成功;7、喜歡讚揚。
父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應當首先瞭解孩子的這些特點, 堅持正確的原則和方法施教。
1、要給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環境。 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和諧、融洽溫暖、公正民主、互相尊重、輕鬆愉快、沒有壓迫感和恐怖感的環境,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有良好的心理氛圍。 有條件的家庭可單獨給孩子提供一個書房或書房兼臥室。 書房內應有孩子喜歡玩的玩具、學習用具, 適合幼兒看的各種圖書以及桌椅等。
2、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 家庭教育滲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發展。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化, 模仿是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 而家長便是幼兒在家中模仿的目標, 所以, 在家庭教育中, 成人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
3、家庭成員對孩子教育要步調一致。 相同資訊的輸入, 易於在幼兒大腦中形成神經聯繫, 從而取得教育效果。 若教育不一致, 不僅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而且會使孩子形成兩面性等不良的心理素質。
Advertisiment

4、防止第一動作的錯誤。 對於幼兒來說, 第一動作很重要, 第一次做對了, 第二次、第三次就容易做好;第一次做錯了, 第二、第三次就容易錯, 慢慢養成不好的習慣, 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改正過來。 所以, 成人教給孩子的東西必須是正確的。
5、用積極的誘導式, 不用消極的命令式。 孩子做某種事情時, 如果我們用積極誘導的方式去叫他做, 他會很樂意地去做, 並盡力做好。 如果用命令的方式叫他去做, 他就不願意去做, 做了也不高興。 因此, 我們在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時, 應多通過引導, 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去把事做好。
6、要多鼓勵, 少批評, 正面教育。 成人尚且喜歡聽鼓勵的話, 何況孩子呢!所以對孩子要以表揚為主, 讓孩子用身上的閃光點去克服自身的不足。
Advertisiment

7、批評孩子要掌握適當時機。 不要在別人面前責備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很強, 即使是孩子做錯了事, 也不要在別人面責備他(她)。 如果父母當著別人的面責備他(她), 他(她)會感到受到莫大的恥辱, 就會怨恨父母, 甚至產生對抗的情緒, 以後父母叫他(她)做什麼, 他(她)偏不做。 不要一早起來就批評孩子, 那樣會使他(她)一整天都想著父母批評的事, 會一整天心神不寧, 天真爛漫的孩子就會呆若木雞, 於身心健康和學習都不利。 不要在晚上睡覺前訓斥孩子, 睡前訓斥孩子會使小孩在夜裡睡不安穩覺, 甚至會做噩夢, 影響孩子的健康。 不要在飯桌上批評孩子, 那樣會影響小孩的食欲和消化, 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
Advertisiment

總之, 針對兒童特點, 以正確的原則和方法施教, 是我們時刻應當注意的, 因為這是家教成功的前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