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鉤端螺旋體病通過哪些途徑傳染

鉤體病是人獸共患病, 可患此病的動物主要是齧齒動物以及豬、犬和牛等家畜。 患鉤體病的病人、家畜發病期和恢復期尿液可能含有鉤體。

鉤體病的感染有間接接觸和直接接觸兩種方式, 其中以間接接觸為主。

(1)間接接觸感染

人接觸被攜帶鉤體的動物的尿液污染的水體、土壤、植被等, 即有可能被感染, 此為間接接觸感染。

容易被攜帶鉤體的動物尿液污染的勞動場所包括水田、甘蔗田、魚塘、池塘、水庫、江河、潮濕的土壤等。 在這些場所從事墾荒、割稻、插秧、洗衣、洗菜、放牧、捕魚、摸蝦、積肥、收集豬飼料(水浮蓮等)等勞動容易被感染。

Advertisiment
在江河、池塘、水庫中游泳, 或從事其他各種水上運動(漂流、賽艇、獨木舟等), 都可能接觸疫水而感染鉤體。 特別是洪水氾濫時, 家畜的排泄物、家畜飼養場和鼠類棲息地的積水和泥土、排泄物等被洪水淹沒和沖刷, 造成大面積環境污染, 抗洪救災而長時間與洪水接觸的人或飲用被污染的井水和河水, 易造成鉤體病大流行。 洪水還可引起鼠群遷移, 導致鉤體病暴發流行。

(2)直接接觸感染

指人接觸攜帶鉤體的動物及其體液而直接被感染。 包括在飼養家畜過程中打掃和清洗飼養場所接觸畜尿;在屠宰、加工、運送家畜及其肉類過程中直接接觸其攜帶的鉤體;被鼠或狗咬傷;喝了攜帶鉤體的牛產的奶等。

Advertisiment
此外哺乳傳播、性☆禁☆交感染、實驗室接觸感染等也屬直接接觸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