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錯誤的吃飯順序影響寶寶消化

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媽媽最關心的問題。 為了保證發育中的寶寶能夠攝取到足夠的營養, 巧手的媽媽總會發揮出自己的所有才智為寶寶準備各款各式豐盛的菜肴。

寶寶進餐三誤區千萬別闖!

誤區一:先喝杯酸酸甜甜的飲料開開胃

寶寶都愛喝酸酸甜甜的飲料, 例如果汁啦碳酸飲料什麼的, 有些媽媽為了讓寶寶乖乖吃飯, 都會在飯前給寶寶來上一杯甜飲料。 有時候寶寶到小朋友家做客或者到餐館吃飯, 都要先捧上一杯飲料喝得津津有味, 這仿佛已經成為了寶寶進餐約定俗成的前奏。 其實還沒吃飯就先喝飲料的習慣非常不好。

Advertisiment

給媽媽的提醒:別以為果汁飲料營養價值高, 其實餐館和外售的果汁大多是味素調和成的, 營養價值極低。 如果寶寶先喝了飲料填飽了小胃袋, 之後正餐的進食量就會顯著減少, 容易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得不償失呢。

誤區二:品嘗完鮮美的肉類再吃點蔬菜消消食

先吃肉再吃菜也是許多家庭進餐的“選菜順序”。 一方面, 由於肉類的烹調較費時間媽媽都會把蔬菜放到最後烹飪;另一方面, 青菜素素寡寡的外貌似乎也不如肉類肥美多汁吸引。 加之由於因為覺得肉類營養豐富, 媽媽都喜歡把大塊的肉往寶寶碗裡夾, 饑餓的寶寶進食速度快, 一下子就用肉肉把肚子填飽了, 剩下的青菜都吃不下了。

Advertisiment

給媽媽的提醒:先吃肉類會將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體內, 當寶寶小小的胃被大魚大肉塞滿, 就再也容納不下青菜了。 其實青菜富含的纖維素和各類維生素是各種肉類無法提供給寶寶的, 如果先吃肉類填飽肚子會很容易造成寶寶營養攝入不均衡。

誤區三: 吃飽了, 喝口湯

吃完飯菜後口裡幹幹的, 媽媽都會趕緊裝碗湯讓寶寶喝, 下下食的同時湯也比普通白開水有營養。 寶寶也喜歡在飯後喝碗濃濃的湯, 放下碗, 打個飽嗝, 多美妙的一頓飯啊。

給媽媽的提醒:飯後喝湯, 當心養出小胖墩!想想看, 寶寶吃飯已經很飽了, 還要再喝一碗湯, 這樣只會加重寶寶腸胃的負擔, 容易造成營養過剩, 導致寶寶肥胖。

Advertisiment
另外, 湯水還會稀釋胃液, 影響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

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媽媽最關心的問題。 為了保證發育中的寶寶能夠攝取到足夠的營養, 巧手的媽媽總會發揮出自己的所有才智為寶寶準備各款各式豐盛的菜肴。

寶寶正確的吃飯順序

那麼, 傳統的進餐順序已經被我們否決了。 到底怎樣的進餐順序才是正確的呢?

1.飯前吃水果

在吃飯前的1個小時, 媽媽可以先讓寶寶吃些應季清爽的水果, 不僅可以補充營養, 也能增加寶寶的飽腹感。 也讓寶寶開始有吃飯的準備。

2.湯要在飯前喝

恰當的喝湯的時間應該是吃正餐前。 飯前先喝幾口湯, 將口腔、食道潤滑一下, 有利於食物稀釋和攪拌, 促進消化、吸收。 最重要的是,

Advertisiment
飯前喝湯可以增強寶寶的飽腹感, 從而抑制攝食中樞, 降低人的食欲, 不會讓寶寶吃太撐, 這樣就不用擔心養出一個小胖墩啦。

3.菜肉平衡攝入

寶寶吃飯, 首先保證足夠多的膳食纖維, 延緩了主食和脂肪的消化速度, 也能避免高血脂、高血糖。 從食物類別的比例來說, 這樣吃飯的順序可以控制肉類等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 保證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提供大量的抗氧化成分, 並維持植物性食物和動物性食物的平衡。

寶寶每天攝入量最多的應當是蔬菜和主食, 攝入量最少的應當是動物性食品, 把它們放在就餐順序的最後比較合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