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錯誤的性教育有什麼後果?

1. 對性格形成的影響

《性格解析》是一本風行全球的暢銷書, 作者弗洛倫斯·妮蒂雅(美)在書中將人的性格歸納為如下四種基本類型:活潑型(S型)、完美型(M型)、力量型(C型)、和平型(P型)。 並列舉了這四種性格的主要特點:

①活潑型性格(S) 外型·多言·樂觀

優點

情感方面 予人好感、健談、聚會的靈魂、幽默感、美好的回憶、自如地控制聽眾、情緒化及感情外露、熱情洋溢, 好表現、高興、得意洋洋、好奇、舞臺上人才、天真無邪、現實、性情善變、誠摯、孩子氣

作為父母 給家庭帶來歡樂、被孩子的朋友喜愛、以苦為樂、像馬戲團團長

對待工作 工作主動、找尋新事務、注重表面、富有創造性、多姿多彩、充滿幹勁、積極性、閃電式開始、鼓勵他人參與、吸引他人工作

Advertisiment

作為朋友 容易交朋友、熱愛別人、喜歡讚揚、看似興奮、令人羡慕、不懷恨、很快道歉、避免沉悶、喜歡即興的活動

②向內完美型性格(M) 內向·思考者·悲觀

優點

情感方面 深思熟慮、善於分析、嚴肅、有目標、有天分、富有創造能力、富音樂藝術細胞、冷靜富有詩意、追求完美、對他人反應敏感、自我犧牲、有責任心、理想主義

作為父母 訂立高標準、希望一切都做對、保持家裡井井有條、幫孩子收拾、為他人犧牲是自己的意願、鼓勵獎學金及才華

對待工作 預先作計畫、完善主義、高標準、注重細節、善始善終、有條理、有組織、整潔、講求經濟效益、善於發現問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法、勤儉節約、善用圖表、資料、目錄、分析問題

Advertisiment

作為朋友 交友謹慎、甘願留在幕後、避免引起注意、忠誠可靠、會聆聽抱怨、解決別人的問題、很關心他人、情感豐富, 易受感動、尋求理想伴侶

③力量型性格(C) 外向·行動者·樂觀

優點

情感方面 天生領導者、活力充沛主動、急迫需要改變、不容有錯、意志堅決、果斷、非情緒化、不易氣餒、自立自足、充滿自信、能運作一切

作為父母 行使領導權、設定目標、促成家人行動、知道正確答案、管理家務

對待工作 目標主導、縱觀全域、善於管理、尋求實際的解決方法、行動迅速、委派工作、堅持生產、設定目標、促成行動、越挫越奮

作為朋友 不大需要朋友、為團體而工作、會領導及組織、總是正確、善於應變

Advertisiment

④和平型性格(P) 內向·觀者·悲觀

優點

情感方面 性格低調、易相處、輕鬆、平靜、鎮靜、泰然自若、耐心、易適應、一成不變的生活、平靜但詼諧、仁慈善良、隱藏內心的情緒、樂天知命、面面俱備

作為父母 好父母、為孩子花時間、寬容、不易生氣

對待工作 熟悉可靠、平和無異議、有行政能力、調解問題、避免衝突、善於面對壓力、尋求容易的解決方法

作為朋友 容易相處、開心愉快、無攻擊性、好的聆聽者、尖刻的幽默、喜歡旁觀、有很多朋友、同情、關心

一個人的性格屬於哪一種類型是無關緊要的, 因為每種類型都有其優缺點。 重要的是能否發揮性格的優點, 克服性格中的缺點。

《性格解析》一書中寫道:我們生來都有自己的性情特徵,

Advertisiment
自己的組合材料, 就像各屬某種岩石。 我們有些是花崗岩, 有些是大理石, 有些是雪花石膏, 有些是沙石。

我們的岩石種類不可改變, 但外形卻可以選擇, 我們的性格亦是如此。 我們有一套與生俱來的特質, 其中某些特徵由於金子的點綴而變得完美, 而另一些則被斷層所破壞。 我們的環境、智商、民族、經濟環境和父母的影響都能塑造我們的性格, 但內在的本質卻改變不了。

氣質是“真我”, 性格就像我穿在外面的衣服。

外界因素是如何影響人的性格形成呢?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做了一個實驗, 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 然後, 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 A組的老鼠特別聰明;同時告訴B組的飼養員,

Advertisiment
B組的老鼠是智力一般的。 幾個月後, 對這兩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 發現A組老鼠確實比B組老鼠聰明, 能夠先走出迷宮, 找到食物。

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一個啟示, 他把這個啟示用在人的身上。

他到一所普通的中學裡, 在一個班裡隨便走了一趟, 然後在花名冊上找出了幾名學生, 告訴老師這幾名學生智商很高, 也很聰明。 過了一段時間後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 那幾名被他劃出來的學生果真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羅森塔爾教授說, 我對這幾位學生根本不瞭解, 教師們愕然!為什麼會發生奇跡?因為人的“期望”有神效。

羅森塔爾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學教授, 在教師心目中是有權威的, 因而教師對他的判斷深信不疑, 對那幾名幸運的學生產生了積極的期待, 像對待聰明的孩子一樣對待他們;而這幾名學生感受了這種期待,也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從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學習標準。最終他們真成了佼佼者。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你把孩子看成什麼樣子,他就成為什麼樣子!

現實生活中極易見到的例子就是班上的“課代表”。做某一科目“課代表”的學習當初未必就是學得最好的,但因為老師、同學認為他理所當然應該最好,於是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對待他、要求他,而他也嚴格要求自己,最終成了真正的“課代表”。

錯誤的性教育就好像破壞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的斷層一樣,有時候會毀掉孩子的一生,請看下面一個真實的故事。

像對待聰明的孩子一樣對待他們;而這幾名學生感受了這種期待,也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從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學習標準。最終他們真成了佼佼者。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你把孩子看成什麼樣子,他就成為什麼樣子!

現實生活中極易見到的例子就是班上的“課代表”。做某一科目“課代表”的學習當初未必就是學得最好的,但因為老師、同學認為他理所當然應該最好,於是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對待他、要求他,而他也嚴格要求自己,最終成了真正的“課代表”。

錯誤的性教育就好像破壞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的斷層一樣,有時候會毀掉孩子的一生,請看下面一個真實的故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