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錯誤的音樂胎教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眾多胎教中, 我想准媽媽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音樂胎教了, 實施較為簡單, 操作也方便, 深受准媽媽的喜愛, 但是有些准父母因為不懂得合適的音樂胎教方式, 而出現種種誤區。

眼下有相當一部分孕婦非莫札特的音樂不聽, 認為多聽莫札特的音樂可以讓孩子智商情商增加。 但其實, 並非莫札特所有的作品都適合胎教。 陳潔表示, 有的孕婦每天喜歡長時間聽胎教音樂, 即使自己不太喜歡, 聽得膩煩了, 還是“堅持不懈”, 這種方式反而會引起孕婦身體和心理不適, 對腹中胎兒不利。

不正確的音樂胎教很危險

Advertisiment

還有一些准父母花大價錢買了小音響, 把音響對準孕婦的大肚子, 播放胎教音樂。 專家認為, 直接放在肚子上的音響普通人很難控制音量, 胎兒的聽覺神經還沒完全發育好, 如果超出其承受的範圍可能會引起耳聾。

在音樂會現場, 一些准爸爸和著音樂在准媽媽的肚子上拍打節奏。 陳潔指出, 如果要進行拍打胎教, 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因為如果大人拍打的力度超出胎兒能夠承受的範圍, 同樣是危險的。

據悉, 音樂胎教一般到了孕中期就可以開始, 而每天晚上8點左右, 是胎兒聽覺神經最為敏銳的時候。 胎教音樂最重要的還是孕婦聽了音樂後產生舒緩愉快的情緒, 有利於胎兒成長。

胎教需要注意的“適宜、適度、適時”問題

Advertisiment

適宜:是指給胎兒聽的音樂, 其聲波組成成分中, 不應有聲壓很大(聲音很響)的高頻聲音。 應主要是中、低頻的聲音為主要成份。 (和宮內胎音的頻譜特徵相同)高頻成份的聲壓應比中、低頻的低30db。 以防萬一孕婦把音樂放的音量過大, 其中聲壓較大的高頻聲波對胎兒內耳產生不良刺激。

適度:是指放音樂聲音不要太大。 因為有實驗報告, 用強聲刺激聽神經, 發現它的核蛋白的含量減少, 停止後才逐漸上升。 而正常的生理刺激, 可使聽神經節內的核糖核酸(RNA)增加。

適時: 是指給胎兒聽音樂的時間不應過長, 每次不超過12分鐘。 因胎兒大腦活動屬抑制壯態佔優勢, 有利於節省能量理於生長。 不然, 時間長了會疲勞及消耗營養物質。

Advertisiment

准媽媽如何跟寶寶交流:

作為與寶寶最最親密的人, 媽媽同時附有跟胎兒交流的責任。 交流不僅僅是和肚中寶寶說說話而已, 媽媽和寶寶有很多的交流方法的。 那麼媽媽應該如何跟寶寶交流呢?

生理交流

孕媽咪的生理狀況會經由生理上的荷爾蒙分泌傳導給胎兒, 好的心情會令媽咪腦中分泌腦內啡產生α 波, 傳達給胎兒, 讓胎兒也跟著有愉悅感, 而懷孕時期的不安、悲傷、生氣等情緒, 就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展的精緻度。 此外, 若單就產科的觀點來看, 如果媽咪的情緒、作息不正常, 就會令荷爾蒙分泌出現異常, 若再加上吃不好或睡不著等生理狀況, 必定間接影響子宮內胎兒的生長環境, 這時,

Advertisiment
就算胎兒的基因多麼優秀, 若是體格或健康狀況不佳, 一樣不算優生寶寶, 因此, 媽咪要特別留意自己孕期中的生理與健康狀況。

營養交流

胎兒的腦部發育會受到媽咪攝取養分的影響, 尤其, 到了懷孕後半期, 直到寶寶出生後約兩歲左右, 營養的質與量對他的腦部發育都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而在孕期中, 媽咪吃進的每項食物, 除了會經由臍帶傳達到胎兒, 也會因為媽咪咀嚼動作, 而讓胎兒也出現學習性的吞咽動作, 甚至是吸吮的行為, 這也是母子間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因此, 最好避免攝取酸性食物, 以及任何有可能傷及胎兒的食物, 如食物添加劑或加工食品等。 為了讓胎兒能夠吸收到最健康的營養, 選擇正確的食物是必要的。

Advertisiment
特別提醒, 媽媽吃飯後, 會讓胎動變得活躍, 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所以一定要定時用餐, 跟胎兒有個固定的交流時間, 此外, 進食時, 也須適時放鬆, 充分感受胎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