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假必備丨這些家庭必備常用藥,你都備好了嗎?

退燒藥寶寶發燒是很常見的, 大部分發燒都是病毒性的, 其實是無需去醫院的, 通常自愈期在5-7天左右。 如果發燒, 溫度在38.5度以上, 影響到寶寶的正常作息, 就可以用退燒藥。
泰諾林主要成分是對乙醯氨基酚, 是屬於副作用較小, 較為安全的退燒用藥, 也是很多寶寶家庭必備的退燒藥, 6個月以內小月齡寶寶也可以用。
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 也是常見的退燒藥, 在泰諾林沒起效的情況下, 媽媽也可以兩個藥間隔使用, 每隔6小時使用一次。 注意, 前提是寶寶已經6個月以上, 且沒有腹瀉/脫水的情況。

咳嗽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

Advertisiment
一段時間後就能緩解和消除, 媽媽不必過分擔心。 寶寶感冒之後, 如果有咳嗽症狀, 千萬不要使用非處方類的止咳化痰類的藥物。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和美國兒科協會都明確指出, 不建議對6歲以下的孩子擅自濫用這類藥物。


鼻塞海鹽水和吸鼻器, 之前很多寶寶感冒的文章裡提過海鹽水, 在這裡要說一下, 海鹽水是完全無副作用的, 可以幫助稀釋鼻涕。 滴幾滴後, 稍等幾分鐘, 然後用吸鼻器吸出。 但是很多寶寶不太喜歡這個過程, 覺得有點刺激, 如果寶寶閉塞特別難受的關鍵時刻, 可以用來緩解一下。
薄荷膏, 如果鼻塞嚴重影響睡眠, 可以在睡前在寶寶的胸口塗一些薄荷膏,
Advertisiment
幫助呼吸順暢, 屬於家中常備藥品, 藥店或者屈臣氏裡都有賣的。 便秘判斷便秘的標準是大便的性狀, 而不是排便的次數。 只要寶寶排出的大便不是顆粒很幹的, 排便不困難, 即使2、3天沒排便都是可以接受的。 特別是還沒開始吃輔食的寶寶, 有時1個星期不排便也是正常的。 如果寶寶出現便秘情況, 建議帶去醫院, 在美國, 除非兒醫同意, 不然是不允許使用肛門栓劑的(俗稱開塞露)。
腹瀉腹瀉是小朋友常見的一種疾病, 在美國, 腹瀉是不建議吃止瀉藥的, 通過排泄把病毒排出, 其實這本身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 不該人為制止它。 但腹瀉的時候流失大量微量元素, 需要多補水和電解質。 爸爸媽媽們可以常備一點電解質粉末,
Advertisiment
即沖即飲, 非常方便, 如果腹瀉到脫水非常嚴重, 建議去醫院。 過敏過敏其實也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問題, 一般表現症狀是流鼻涕、鼻子癢、眼睛發紅、打噴嚏。 有時, 我們會把過敏和感冒混淆。 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 過敏導致流鼻涕、打噴嚏會持續時間很長, 而普通感冒一般10天左右都會自愈, 而且出現這些症狀同時都會伴隨皮膚疹子。 過敏並不只有飲食, 有時季節轉換, 空氣中的花粉塵埃都可能導致過敏。
Benadryl (鹽酸苯海拉明)這個是適合寶寶用的口服溶液, 當寶寶出現過敏症狀時, 可以每6到8小時給一次, 直到症狀消失。 這裡額外提醒一下大家, 如果是添加輔食過程中出現了紅疹子, 可以先觀察而不用馬上給藥。
Advertisiment
因為很有可能這只是食物不耐受, 而不是過敏, 會自行消退的。 用藥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當你不確定是否該給藥和給多少藥時, 一定要詢問醫生。
當你根據自己的直覺判斷, 覺得寶寶的病很嚴重, 請第一時間送醫院, 而不是先給藥, 因為有時藥物會改善寶寶的症狀而誤導醫生判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