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牙期症狀 寶寶長牙吃什麼好

嬰兒到了長牙期, 就要注意飲食的搭配。 有些輔食可以有利於寶寶長牙, 有些輔食就會起到反作用, 所以家長要特別留心。

對於寶寶來說, 長牙是非常關鍵的時期, 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以後的口腔健康問題。 我們都知道懷孕最後三個月, 小寶寶的乳牙胚胎已開始逐漸形成, 所以這個時期比較重要。 而寶寶出生後大約在六個月大時開始長牙, 這個時候的營養也要跟得上才行。

寶寶長牙期常見症狀

寶寶長牙口水多

口水多, 經常流的滿嘴滿臉都濕濕的恐怕是每個長牙期寶寶經常出現的情景, 媽媽們不必擔心。

Advertisiment
待寶寶滿周歲, 吞咽功能完善後, 這一症狀就會漫漫消失。

寶寶流口水最大的“受害者”應該就是衣服了。 唾液偏酸性, 長時間會傷及嘴角周圍皮膚以及腐蝕衣服。 因此聰明媽媽要準備兩件寶——口水巾和嬰兒濕巾(手口專用)。

有可能出現低燒症狀

長牙期常會出現牙齦腫脹、臉頰發紅、體溫上升, 出現發燒的情況。

如果寶寶體溫不超過38.5°C, 而且精神良好的話, 不必過於擔心, 只需要多喂服開水並採用物理方式進行降溫, 如冰敷或借助退熱貼。 寶寶體溫超過38.5°C, 並有煩躁哭鬧等情況的話, 就應及時就診用藥, 以免延誤病情。

寶寶牙癢癢

因為牙齒萌出時對牙齦神經造成的刺激, 寶寶的牙齦會有些不適, 比如牙齦癢、牙齦疼痛等,

Advertisiment
甚至有些寶寶喜歡把東西放進嘴巴裡面咬。 為避免寶寶抓咬不衛生不安全的物品, 媽媽們要為寶寶添置安全的磨牙工具。

寶寶長牙吃什麼食物好?

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 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 從此寶寶就脫離沒有牙齒的行列。 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將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 讓人很是哭笑不得, 有時更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咀嚼筷子和湯匙。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著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 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 讓寶寶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 稍有稠度的輔食, 可以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開始有所變化, 為日後添加固態食物讓寶寶鍛煉用牙齒咀嚼打基礎。

Advertisiment

4顆牙期

大概8~12個月之時, 寶寶的上頜又會長出兩顆牙齒甚至更多。 此時寶寶的營養需求越發的高, 在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 比如肉泥、肉末、番茄、豆腐等等。

但是寶寶如果咀嚼能力不好, 寶寶的消化功能又薄弱, 塊狀的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的碾碎進入消化系統, 營養物質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 因此家長在這個時期, 要有意識的用固態食物來引導寶寶練習咀嚼。

6~8顆牙期

寶寶在9~13個月時上頜的側門牙萌出, 10~16個月時下頜的側門牙也將萌出。 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地適應固體的食物, 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給予寶寶固體的食物, 比如水蒸蛋, 蔬菜之類的。

8~12顆牙期

Advertisiment

大概在13~19個月的時候, 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後, 寶寶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 在這個時期, 寶寶會很有熱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 即使吃得滿桌子都是, 也是值得媽媽去鼓勵的, 這對於寶寶以後的性格也有影響。

這個時期可以減少液狀食物的攝入, 增加固體食物, 比如軟飯、麵包、蔬菜、肉片等。

12~20顆牙期

在此後的第16到20個月期間, 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 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 這個時期寶寶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 而且攝食的技巧也漸趨完美, 媽媽可以給予普通稍偏軟的食物, 如米飯、麵條、大豆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