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袖善舞, 多錢善賈”——舞蹈者靠著袖子長, 舞起來就翩翩多姿, 容易達到體態優美的效果;做買賣的人, 憑著本錢多, 他的業務也就容易開展。
這句話, 在《史記》的《範雎[jū]蔡澤傳》中曾引用過。 范雎和蔡澤, 是戰國末期兩個有名的人物:範雎《通鑒》作範雎, 是魏國人, 起初在魏國的中大夫須賈手下做事, 因故被須賈打得半死, 逃到秦國, 化名張祿, 向秦昭王獻“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 昭王拜他為客卿, 後來為相國, 封應候。 蔡澤是燕國人, 先曾遊說趙、韓、魏各國, 都不見用, 來到秦國, 見了昭王, 昭王很賞識他,
Advertisiment
這兩個人, 都是所謂“辯士”, 就是極有口才, 能言善論的說客, 他們都因此取得秦王的信任。 在戰國時代, 辯士並不少, 為什麼只有這兩人能相繼取得秦的信任而為卿、相呢?《史記》的作者評論道:“韓子說的‘長袖善舞, 多錢善賈’這句話, 的確是有道理啊!”——范雎和蔡澤, 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經商者有更多的本錢一樣, 他們有比別人更強的一張嘴。
利用優越的條件, 施展手段, 因而吃得開, 有辦法, 就叫做“長袖善舞, 多錢善賈”。 這句話, 《史記》說是韓子說的。 韓子, 即戰國時的韓非。 查韓非所著的《韓非子》,
Advertisiment
2 長袖善舞的材料
【注音】cháng xiù shàn wǔ
【出處】《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 多錢善賈。 ’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 ”
【解釋】衣服的袖子越長, 跳舞就容易跳得好看。 原指有所依靠, 事情就容易成功。 後形容有財勢會耍手段的人, 善於鑽營取巧, 會走門路。
【用法】常與“多財善賈”、“多錢善賈”連用, 可褒可貶。
【近義詞】多財善賈、多錢善賈
【反義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年代】古代
【例句】曲調悠揚, 舞姿優美, 充分發揮了“長袖善舞”的優長。
3 長袖善舞的點評
從前長袖善舞這個詞可褒可貶,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