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口慢才不是病!哪來何棄療

 “寶寶最近進步真快啊, 都可以小跑了…即將17個月的寶寶有點掉膘了。 10+顆牙齒, 開始自己學著吃飯……唯獨語言有點慢了, 總是不肯開口說話, 這該怎麼辦呢?”

“順兒(化名)最近開口說話了, 但發音有點咬舌頭, 音調也怪怪的。 比起同齡寶寶, 順兒開口慢了很多”。

最近主播發現不少的媽媽反映, 自己的小朋友學說話太慢了, 同齡的小朋友可能已經會唱幾首兒歌, 自己家的娃兒連一句“爸爸媽媽”都少得可憐。 有些心急的爸爸媽媽甚至會萌生一些不好的想法:我家的娃兒是語言發育遲緩麼?難道是有自閉傾向……

Advertisiment

開口慢是病嗎

臺灣作家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這樣寫道, “我, 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 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 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 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

現實生活中, 面對幼稚的生命, 多少爸爸媽媽能做到耐心等待、不催促?

希望小孩能早點降臨、早點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服、早點學會開口叫一聲爸爸媽媽, 早點快高長大……有沒有想過, 小孩的成長急不來呢?

作為新手爸媽, 最期盼的莫過於能聽到自己的孩子親口叫一聲爸爸媽媽。 因此, 心急也說得過去。 要注意的是, 急歸急, 但別催, 畢竟催了也沒用。 小孩子的語言發育能力就跟世界萬物一樣, 遵循發展規律。

有專家研究小孩子語言能力的年齡段特徵,

Advertisiment
發現了以下這些特點:

①8個月-1歲:小孩子能夠說出一些有意義的字, 儘管聽起來像“外星語”, 實質上他們在努力表達自己的需求。 例如簡單的“粑粑麻麻”發音都會在這個階段掌握。

②一歲多:可以理解父母說的話以及事物的名稱。

③2歲前後:使用2個片語成的句子, 在情感上的表達也更加豐富。 據統計, 2歲半的小孩可以學會200-300個單詞。

④三歲:像個“小大人”一樣, 可以模仿大部分發音。

心急的爸媽們, 可以將自家小孩對照以上時間表, 如果都符合的話, 那就是自己瞎操心了哦。 但如果孩子在滿兩周歲仍不能說出任何單詞, 這種情況就不能忽視了, 必要時應該到醫院檢查孩子是否真的存在語言發育問題。

Advertisiment

不能踩的溝通“雷區”

孩子的語言能力跟天賦有關, 同時也跟成長環境有關。 要避免孩子出現“開口慢”的情況, 爸爸媽媽們還是要在生活中多加留心。 尤其是那些溝通“雷區”, 千萬不要踩。

少用兒化詞

很多媽媽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喜歡模仿小孩子, 例如給小孩子擦爽身粉的時候, 就會說“媽媽給你擦香香哦”。 這種利用代名詞形容事物的做法, 有可能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認識混亂, 沒有辦法辨清事物的正確名稱。 因此, 媽媽在跟孩子溝通時, 要保持表達一致性, 不要今天說“爽身粉”、明天說“香香”之類的。

儘量多溝通

有一些我們以為孩子沒聽懂的話, 事實上他們能聽懂的, 只是沒有做回應而已。 因此, 媽媽們不要一直懷著“反正孩子聽不懂”的心態就去選擇沉默寡言。

Advertisiment
記住一定要多說、多說、多說!但並不意味著媽媽話說得越多, 孩子的語言發育就越好。 正確的做法是不斷重複一些簡單詞彙, 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水準進行交流, 這樣才方便孩子學習和記憶。

拒絕“飯來張口”

對於小孩子的要求, 不要馬上滿足。 適當地引導他開口, 再加以獎勵真的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主播親測有效!家裡有個小外甥, 平時基本只會“呀呀呀”。 在他特別想打開零食需要幫忙的時候, 不斷重複“開、開、開……”, 小外甥就跟著說“開”。 等他開口後, 再滿足他的願望。 媽媽們不妨嘗試一下~

主播曾經看過一句這樣的話, “世界上不用培訓就直接上崗的職業只有一種, 那就是父母”。 聽起來挺可怕的,

Advertisiment
但著實戳中了不少新手父母的痛點。 很多父母因為沒有育兒經驗, 犯了不少錯誤。 而父母的一個錯誤認識, 可能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 因此, 希望本文能説明你更正確地認識孩子的語言發育問題哦。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