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寶寶智力 巧用手部游戲

小嬰兒最早的游戲就是玩手。 不要簡單地認為, 玩手不過是寶寶自己取樂的一種方式, 而應積極地引導他, 只有“手巧”才能真正的“心靈”。 心理學家認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 人類絕大多數智力作業, 如寫字、畫畫、彈琴、繡花、編結、雕刻, 都是通過手指的活動來實現的。

人們常說“心靈則手巧”。 這里所說的“心”不是指心臟, 而是指大腦。 “心靈手巧”與“手巧心靈”是辨證的關系, 手腳靈了, 頭腦才會聰明, 笨手笨腳必然笨頭笨腦。 訓練孩子的手腳, 等于給孩子做“大腦體操”。 手的動作, 代表著孩子的智慧, 因為大腦用來處理來自手的感覺信息和指揮手的運動占的比例最大。

Advertisiment
大腦有許多細胞專門處理手指、手心、手背、腕關節的感覺和運動信息。 所以手的動作, 特別是手指的動作, 越復雜、越精巧、越嫻熟, 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聯系, 從而使大腦變得更聰明。 因此, 訓練寶寶手的技能, 對于開發智力十分重要。

進度一:出生開始大多數的嬰兒都有吸吮小手的興趣。 他們將整個小手放進口中吮吸, 津津有味, 感到極大滿足, 有時拉都拉不出來, 當他小手可以握物后, 也總是將手里的東西送進口中。

游戲:當寶寶把小手伸出來時, 成人多撫摸它, 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上練習抓握, 這時他的手握得很緊。

進度二:滿3個月的嬰兒就會看自己的小手,

Advertisiment
而且看得很認真, 并會用小手撫摸他所接觸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邊緣。

游戲:2個月以后要把玩具放在寶寶手里練習抓。 要讓他摸媽媽的臉, 摸各種不同性質的物品, 發展觸覺。

進度三:4個月的小嬰兒會把手伸向奶瓶, 扶在奶瓶上, 也會將手放在小桌邊上做彈琴動作, 手指靈活但還抓不住玩具。

游戲:把東西放在寶寶的手旁, 或碰他的手, 引誘他抓。

進度四:5個月就可以伸手抓住東西了。

游戲:讓寶寶抓住玩具連自己的手一起搖動。

進度五:6個月后的嬰兒會坐了, 可以有意識地用一個玩具敲打另一個玩具, 或將玩具倒手。 他的手已經真正成為認識事物的器官。

游戲:能坐起時, 引導寶寶去抓放在面前的玩具, 玩具應放得比他手高一點,

Advertisiment
可以吸引他把手舉高或伸出, 身體前傾。 把玩具放在寶寶身邊可以吸引寶寶翻身, 把玩具放在寶寶前面可吸引他去爬。 玩“歡迎, 歡迎”, 練習拍手。

進度六:9個月后的嬰兒會同時屈伸五個手指, 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 并且已經從滿把抓發展到拇指和食指對捏了, 到10個月時還能夠準確有目的地松手, 手已經成為寶寶認識世界的工具。

游戲:玩“抓抓撓撓”的動作, 把“小饃頭”、鈣片等較安全的小顆粒狀物品或玩具從小筐里取出來再放進去, 多做撿和扔的動作。

手是認識物體的重要器官, 也是觸覺的主要器官。 科學家研究發現, 通過活動手指來刺激大腦, 遠比死記硬背更能增強大腦的活力, 并可延緩腦細胞的衰老。

Advertisiment
這對人類智力的開發尤其對寶寶的智力開發十分重要。

對寶寶的手部的益智開發, 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鍛煉手的皮膚感覺。

經常給予孩子手部皮膚以有力的刺激, 如把手交替伸進冷、熱水中(溫度要適宜);或讓孩子多接觸一些不同性質的物品, 如玩沙子, 玩石子, 玩豆豆等。 這樣, 可以鍛煉孩子手的神經反射, 促進大腦的發育。

2、增強手指的柔韌性。

如讓孩子經常伸、屈手指, 閉上眼扣扣, 練習寫字繪畫, 這些鍛煉有利于提高孩子大腦的活動效率。

3、鍛煉手指的靈活性。

讓孩子的手指做一些比較精細的活動, 如擺弄智力玩具、拍球投籃、學打算盤、做手指操等;要手腦并用, 邊做邊思考, 以增強大腦和手指間的信息傳遞, 提高健腦效果。

Advertisiment

4、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

為孩子選擇玩具時, 要從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習慣出發, 比如高級自動化玩具就不如積木、橡皮泥或能拆能拼的玩具更有利于動手能力的培養。

5、交替使用左、右手。

左手受右側大腦支配, 右手受左側大腦支配;交替使用和鍛煉左、右手, 可以更好地開發大腦兩半球的智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