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學一周多 為照顧好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媽媽們更加忙碌

開學一周多, 為了照顧好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媽媽們又更加忙碌起來, “做得了蛋糕, 講得了故事;懂得了琴棋, 繪得了書畫;想得出創意, 搞得了活動。 ”這個時下熱傳的當媽標準, 成為不少媽媽努力的方向。

技能一 當好女兒的營養師髮型師 李蓉在某房地產公司做文案, 開學以來, 她正忙著研究各種紮辮教程。 “上周, 女兒跟我抱怨, 班裡很多女孩的媽媽都能紮出有花樣的好看小辮, 而她天天只紮馬尾辮。 ” 女兒的抱怨讓李蓉很鬱悶, 趕緊上網搜索紮辮的教程去了, “現在沒事兒就照著拿我媽的頭髮練手呢,
Advertisiment
隔不了幾天, 就能給女兒編好看的小辮了。 ” 李蓉的女兒今年4歲多, 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 李蓉從女兒出生後就開始研究兒童常見病的表現及用藥方法, 學習急救知識。 為了讓女兒健康成長, 她學習營養知識和營養配餐, 下廚房琢磨廚藝。 為了不讓女兒把注意力集中在ipad等電子產品上, 她每天想一個陪玩主題, 上網學捏橡皮泥、學手指畫等各種有趣的小手工的製作方法, 帶著女兒一起玩。 從女兒上幼稚園開始, 李蓉還專門研究上了色彩搭配和服裝搭配, 以便每天都能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雖然丈夫對她這種見啥都往上沖的做法並不贊同, 但李蓉不以為然。 技能二 既要懂舞蹈又要懂古箏 吳女士的女兒正在讀小學4年級,
Advertisiment
生活和學習上的獨立性都很強, 可是為了女兒更好地成長, 吳女士照樣督促自己不斷學習。 開學以來, 吳女士每天的生活軌跡就是早晚接送女兒, 變著花樣為女兒做可口的飯菜, 輔導女兒學習寫作業, 陪女兒學特長。 而說起學特長一事, 吳女士頗為感慨。 “女兒學的是舞蹈和古箏, 她會啥我就會啥, 她不會的我更得會了, 要不咋教她。 ” 開學以後, 女兒選擇了堅持學下去, 頗感欣慰的同時, 吳女士也遇到了新的挑戰。 “我現在都是全程跟班, 用心記老師教的舞蹈動作和古箏指法, 回家後再陪女兒一起複習。 ” 吳女士說, 剛開始學時她也沒跟班, 後來發現其他的媽媽都扒著窗戶往裡瞅, 拿著筆記本認真地記, 一打聽才知道,
Advertisiment
老師教的東西當媽的必須也得會, 要不回家後沒法兒輔導孩子。 於是, 她這才走上了跟女兒一起學特長的道路。 技能三 研究各個專業的就業趨勢 黃女士的兒子今年面臨高考, 這學期開學, 黃女士就圍繞著一件事做功課:研究大學和專業。 雖然成績一直不錯的兒子不太需要黃女士操心學習上的事情, 但她一有空就會研究各個大學的專業優勢, 甚至是各個專業近幾年的就業趨勢, “我這個當媽的對這些得心裡有個底兒, 才能給他好建議, 幫他定好位把好關。 ” 眼看高考越來越近, 為了照顧兒子的情緒, 母子間有了分歧, 黃女士的做法是不跟兒子硬碰硬, 而是傾聽兒子的心聲, 也說出自己的想法, 並最終跟兒子一起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Advertisiment
“這是一個說起來簡單, 做起來卻很不容易的過程, 為了做得有技巧, 我可是一邊讀心理學和教育方面的書籍, 一邊向從事心理諮詢和教育工作的朋友請教。 ” 黃女士說, 她還有個想法, 等把兒子送進大學了, 她還得再學學育兒知識, 報個月嫂班, 將來能幫兒子科學地帶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