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學季,請和孩子一起減減壓

新的一個學期又要開始了, 孩子即將面對學校裡和學習上的很多事情。 家長該怎麼做, 才能不讓自己焦慮的情緒影響到孩子, 並幫助孩子慢慢擁有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沒有哪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不想把最好的部分留給孩子。 就像電視劇《虎媽貓爸》裡趙薇扮演的虎媽, 她可以為孩子賣掉大房子, 辭掉工作, 專心陪孩子上“名校”,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媽媽也不在少數。 可最終的結果是, 因為媽媽把對未來的恐慌與來自周圍的壓力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恐慌,

Advertisiment
甚至出現了抑鬱症狀。

養育孩子, 不忘初衷

我有一個朋友, 她是女博士, 在她孩子剛出生的時候, 看著孩子天使般的面龐, 憐愛地說:“媽媽以後只需要你健康、快樂就好了, 不要求你成績有多好, 也不要你讀太多書。 媽媽讀過, 太辛苦了!”可是, 等孩子長大了, 卻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 成績必須排在全班前三, 週末帶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 很明顯, 她已經把自己說過的話都忘光了。

我們很多家長, 就是這樣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慢慢地忘記了初衷。 其實, 如果家長始終記得, 我們最初的願望只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那少考幾分又有什麼關係呢?孩子不願意參加某一次活動, 但他自己又樂得自在, 那結果會有多嚴重呢?不要說平常的某一次考試,

Advertisiment
就連高考, 也不是一個人成功的終結, 孩子未來之路那麼長, 如果他擁有健全的性格, 積極向上的心和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會幫助他走得更穩、更遠。

不焦慮, 從自我學習與成長開始

人的焦慮都來源於對未知與自己的不信任。 家長不敢確認自己對孩子採取的方式是否正確, 所以周圍人做的怎麼樣, 就成了評判自己孩子的標準, 就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壓力。 我們之所以會焦慮, 是因為我們學習不夠, 內心裡缺乏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總會懷疑自己的做法不對, 不相信自己能對自己做的每一個選擇負起責任。 父母自己的成長很重要, 當我們做到胸有成竹, 遊刃有餘, 當我們確信其實每一個選擇,

Advertisiment
都會有它好的一面, 並且有能力承擔與處理不同選擇產生的不同結果, 我們就能把我們身上的從容、淡定傳遞給孩子。

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最好的教育, 不是父母學會怎麼管理孩子, 而是孩子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 可是我們總陷入“越管越難管”的惡性循環。 管, 孩子就做得好;不管, 他的生活一塌糊塗。 所以, 一到開學季, 想著又要開始日復一日地叫賴床的孩子起床, 要面對每一個打仗式的早晨, 要去應對孩子的不專注與拖拉, 監督他的作業……焦慮情緒就不由自主地產生了。 但是, 當我們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就給予他們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從小就鍛煉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 去承擔犯錯所產生的自然後果,

Advertisiment
去制定他們的學習規律表。 那經過一段時間後, 他們就會學會安排好自己的學習與生活, 形成規律, 不再需要父母時刻操心。 當父母可以放心地帶著愛放手, 所謂的開學焦慮又怎麼會產生呢?

慢養孩子, 靜待花開

世間萬物皆有定時:播種有時, 成長有時, 花開有時, 凋零有時。 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 在哪個階段, 就做這個階段的事情。 當我們靜下心來, 擁有慢慢等待花開的心情, 那當壓力來時, 也一定是氣定神閑、理智與冷靜的。 可是, 很多父母總是試圖跳過孩子的成長規律, 去做與他們年齡不相干的事情, 通過增大強度, 來縮短孩子成長的時間。 這樣做的後果是, 父母很辛苦、很焦慮, 步步緊逼;孩子很辛苦、很恐懼, 不領父母的情。

Advertisiment
最後, 父母親手把孩子從自己身邊推開, 他們再也不願意回來。

沉住氣耐下心, 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 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 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 你會發現, 開學季不再是壓力季, 而是一個嶄新的充滿希望的開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