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學後看小學新生的習慣

開學至今快兩個月了, 小學新生在新的環境裡結識了新的夥伴, 開始有了新的學習任務。 背起書包的小學生, 生活中除了玩耍, 還多了"做功課"的任務。 面臨孩子在轉型期的種種表現, 家長是否做好了足夠的準備?

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文具

開學一段時間後, 小學一年級年級組長何老師仍發現, 每當要求全班拿出書本文具時, 還有孩子舉手, 請老師幫忙一起在書包裡找。 原來, 從準備文具、包書、理書包, 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媽媽代勞的。 爸爸媽媽覺得, 孩子剛上學, 已經比幼稚園要辛苦很多, 與其“浪費”時間做這些“額外勞動”,

Advertisiment
不如讓孩子早點睡覺, 好好休息。

在何老師眼中, 對一年級新生而言, 比起練習題, 督促孩子學習, 更重要的恰恰是這些“額外勞動”。 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是孩子入校後最要緊的事情。

一個孩子, 如果連自己的書包文具都不會整理, 又怎麼可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何老師介紹, 為了培養孩子們做事的計劃性, 她鼓勵孩子們每天自己抄寫家校聯繫本。 不會寫字, 就用“D”(讀)“F”(複習)等字母和符號替代, 實踐證明, 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完成任務。 有時, 學校還會給孩子小小的“教訓”, 督促孩子養成好習慣。

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

“一些孩子在家事事被家長呵護得很周詳, 結果上課時胳膊肘被同桌碰了一下, 忘了帶橡皮,

Advertisiment
任何的小意外, 都要舉手向老師報告。 ”何老師提醒這些家長, 與其幫孩子解決問題, 不如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孩子完成作業後, 家長不要越俎代庖替他檢查, 應該讓孩子自己先檢查一遍。 如果家長在幫孩子檢查作業時發現了錯誤, 也別立刻告訴他錯在哪, 只需提醒他有個錯誤即可, 然後讓他自己去找去發現。

別說老師的壞話

此外, 不少一年級老師告訴記者, 經常從天真的孩子口中瞭解到, 有爸爸媽媽習慣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 看到孩子作業做得晚了, 聽到孩子說上課被老師批評了, 就覺得孩子受到了委屈。 其實, 明智的家長應該意識到, 自己和老師應該是夥伴關係, 一味袒護孩子, 讓孩子覺得學校不可愛,

Advertisiment
老師不可親, 只會助長其厭學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