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了音樂對孩子成長的作用。
研究發現,
寶寶接觸音樂越早則越有益處。
音樂不僅可增進寶寶的樂感,
更重要的是多聽西方高雅的古典音樂,
還能開發寶寶的右腦,
從而使左右腦功能平衡。
那麼開發寶寶右腦的音樂有哪些呢?》》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時段別錯過
1、玩能製造悅耳聲音的遊戲
當寶寶能和你一起玩遊戲時, 就可以和他一起玩能製造各種聲音的遊戲:如用小木棒敲擊翻過來的桶、鍋、盆、陶器以及各種能敲擊出悅耳聲音的用具。 也可將沙子、小石頭裝入廢棄的紙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
Advertisiment
把多個裝有不同體積水的瓶子, 讓寶寶用湯匙輕輕敲打, 每個瓶子會發出不同的音高。 摩擦不同材質的東西, 如搓玻璃紙、紙袋、塑膠袋;把橡皮筋抻長後放開, 就能夠發出弦聲。 有條件時, 媽媽可敲打真正不同的樂器, 然後, 將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 排列出和諧的節奏。 如先敲定音鼓“咚咚”兩下, 隨後敲三角鐵“叮”一下。 這樣, 即可有序地排列出“咚咚叮——咚咚叮……的音樂節奏”。 經常這樣訓練, 能增強寶寶的節奏感。
2、讓寶寶聆聽周圍的聲音
如果你的寶寶剛剛出生, 便應該逐漸引導聆聽周圍的聲音及音樂:如能發出悅耳聲音的玩具、風鈴等等。
自然界的聲音:
如颳風聲、雷雨聲及雨滴聲、流水聲;各種昆蟲、鳥類、家禽發出的鳴叫聲。
Advertisiment
各種交通工具的聲音:
如火車的隆隆轟鳴聲、飛機的嗡嗡聲;汽車、火車及輪船發出的鳴笛聲。
寶寶辨別家中親人的說話聲音:
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鄰居的說話聲音, 辨別人們表達的不同情感, 如高興、生氣、著急等。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大一些了, 可以讓寶寶閉眼聽三種聲音, 即小鈴、小鼓及木魚。 然後, 請寶寶說出聲音的發出順序。 唱不同的歌曲給寶寶聽, 給寶寶聽不同樂器的聲音, 如口琴、笛子、小提琴、鋼琴、手風琴等;聽不同樂器演奏的樂曲或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