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開發寶寶的潛能

 大腦生理學家們說:人類的腦細胞數目大約有160億個之多, 這個數目在一出生時就已經固定, 終其一生并不會再增加。 在出生后的頭幾年內, 腦的重量、體積卻會與支持它活動的血管及血液量, 一起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地加多;細胞與細胞之間也會因外界刺激的日漸增多而不斷地生成、發展, 分化出許多像ic板上連絡網一樣的神經纖維通路, 用以應付日后更復雜的吸收。 人類的初生兒是以未成熟的情況來到世間, 他的基本功能隨著時間慢慢地才能成熟(例如先有大肌肉的發展才有小肌肉的進一步成熟),

Advertisiment
經過的時間既長, 接受的刺激也多, 頭腦的各種“網路”就遠為復雜而精密;祖先遺傳的潛在能力, 也隨著成長的時間較長, 而得以更多的發揮。 然而, 腦的細胞功能并不會自己發酵。

嬰兒一生出來, 要有外界足夠的聽、視、觸覺等感官的刺激, 各種功能才會漸漸發達, 刺激得越多, 發展得也越快。 但是, 這種快速發展的時間并不會持續一生, 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幾年內, 其中又以零歲到三歲之間為黃金時機。

據大腦生理學家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兒童的智力(注意!不是知識)和性格, 從出生到三周歲, 就已經完成了60%(每年成長約20%), 而且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到了六足歲, 腦細胞的組織完成了80%(每年約成長10%), 在這時期若能以游戲化的學習方式教導音樂、語言、文字或者繪畫活動,

Advertisiment
才會有明顯的進步。

看看前面的統計數字, 不難發現一個結論:零歲到三歲之間, 實為形成期中最重要的時期 , 假如不能把握這個時期, 年齡愈長, 啟發、培養的功夫就會愈費力, 效果也就愈差了!普通人只使用了潛能總數的4%, 高智慧所謂“天才”的人, 卻使用著更多的潛能比例, 父母如果能夠幫助孩子充分開發潛能, 我們可以說就是“制造天才”了。

蒙特梭利主張以“提早教育”和“感官訓練”, 來開發潛能。 也終其一生地設計出符合兒童不同階段的各類教具, 使兒童借著親自操作的機會, 提高基本智力, 同時也達到開發潛能的目的。

然而, 為什么她會側重感官訓練呢?因為人類的學習始自感官(視、聽、味、觸、嗅等五覺)的直接接觸(具體),

Advertisiment
例如一生出來就會吸吮, 小孩子喜歡以手去摸東摸西(由具體到抽象), 所以, 增加智力的第一步就是敏銳孩子的感官機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