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閱讀習慣的養成,當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和生活的一部分

【讀重於玩】對於三歲半的明明來說, 似乎請媽媽讀書或講故事, 比玩玩具更重要一些;偶爾的晚餐後, 看時間也不早了, 而且媽媽也比較累了, 就與小朋友商量著說, “今天晚上不讀書了吧, 你玩玩具吧, 等下就要睡覺了, 媽媽也想休息一下”。 但...十有八九, 明明是肯定不同意的, 一定會大叫, “媽媽不累, 媽媽坐在沙發上講, 也可以休息, 我不想玩玩具, 我想聽故事”。 好吧, 既然明明這麼說了, 媽媽也不好再推辭;而且, 媽媽為其讀完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明明真的是特別開心。

【軟硬兼施】一本有點厚的書裡面一共有4個小故事,

Advertisiment
晚餐後明明便拿來這本書請媽媽講, 但眼看著洗澡睡覺的時間到了, 書也只講了一半(兩個故事), 媽媽於是提議, “咱們在這裡夾個書簽, 明天晚餐後再接著講”?明明不同意, 軟硬兼施地請媽媽一定要講完再洗澡, 而且是磨了一個故事又一個故事。 明明的“軟”方法, 是對媽媽又抱又親的, 而且還以一副賴皮的口氣說著, “媽媽, 我愛你, 我要聽完故事再洗澡”;而“硬”的方面則是威脅媽媽, 要講故事, 不講完故事, 就不洗澡睡覺。

【坐立不安】明明現在晚上的睡前規律是, 爸爸帶小朋友上樓, 先看20分鐘的動畫片, 然後刷牙洗澡換睡衣, 躺在床上, 爸爸還要為其讀一個簡短的小故事。 這天爸爸可能也累了, 於是便忘了講故事這一環節,

Advertisiment
洗完澡上床就道“晚安”了, 爸爸出來後, 媽媽通過監視器發現明明在床上坐立不安, 最後乾脆下床來滿屋走動, 於是媽媽便再次去小朋友屋, 問“怎麼還不睡覺啊?快點上床睡覺啦”!明明回答道, “爸爸忘了給我講書, 我睡不著”, 此話是不睡覺的原因還是藉口?媽媽也不得而知, 但為小朋友讀完一個簡短的小故事, 也就不到兩分鐘的時間, 明明真的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準備睡覺了。

【書不離手】很早以前是媽媽在努力培養明明出門帶書的好習慣, 出發之前準備東西時, 總是不忘提醒明明為自己的小書包裝一本書, 現在這已經算是固定的習慣了, 每次出門必定要背一本書。 有的時候, 媽媽說“我們就是出去玩, 根本沒時間看書,

Advertisiment
就不要帶了吧”!而明明則反駁媽媽, “可以在車上看, 堵車的時候, 我可以看書, 就不著急了”。 想想也是, 隨身帶本書倒也不是壞事, 有時間就翻翻, 沒時間再原封不動地背回來, 關鍵是一個良好習慣的培養與建立。

【自己讀書】很多時候, 尤其是週末出遊回來後, 明明真的很想請爸爸或媽媽為其讀一本書, 但懂事的小朋友見爸爸媽媽忙碌的身影, 也不便開口要求, 於是就自己坐在沙發上, 找一本喜歡的書翻看著, 其實也就是隨便翻翻, 要麼看看裡面的插圖, 要麼找自己認識的中文漢字或英文單詞。 還有的時候, 週末出遊, 爸爸媽媽在忙著準備食物或備用物品, 明明要麼幫忙, 要麼也是拿本書坐在沙發上翻看著, 等著大家都準備好,

Advertisiment
就一起出發去玩了。

媽媽最後語:真心地希望明明能夠將這種閱讀的習慣堅持下去, 並且帶動弟弟也因此而愛上書, 畢竟,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更是寫作能力的關鍵。 爸爸媽媽本是愛讀書之人, 希望明明和弟弟也能夠如此哦!至於如何培養明明的讀書習慣, 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見媽媽之前的親子閱讀類博文, 媽媽不謙虛地說, 可是一點一滴學習與記錄下來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