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闖關 寵物 + 寶寶

現如今, 小狗、小貓、小白兔甚至烏龜、蜥蜴這些昔日的動物被冠以“寵”字而走入越來越多的家庭, 有關寵物與寶寶的話題逐漸熱門, 有關寵物與寶寶能否和平共處的疑問也越來越多!面對著眾多關口,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 你們該如何闖關呢? 第一關:安全衛生關 提示:寵物身上有寄生蟲、寵物的毛會致使寶寶過敏、寵物會抓傷寶寶……寵物對寶寶構成的潛在危險已不置可否, 寵物的安全與衛生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 闖關目的地:寵物乾淨衛生, 寶寶生活在安全無憂的環境裡! 闖關招數: 1. 帶寵物去獸醫那裡做個全面檢查。
Advertisiment
永遠記住健康的寵物才是安全的寵物。 驅蟲, 打防疫針必不可少, 要是做個美容那是更好啦! 2. 不要自以為家裡的寵物很乖, 可以跳過一些安全措施。 即使你的寵物品種有著“乖巧伶俐”的美譽, 也不意味著可以輕視安全防範。 3. 如果家裡有很多客人來訪, 不要讓它圍繞在客人周圍。 人多、陌生人都會讓它興奮, 加之來家做客的人肯定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寶寶身上, 這會讓它圍著寶寶亂蹦亂跳亂叫。 所以最好的辦法父母把注意力同時放在寶寶和寵物身上, 控制好他們之間保持冷靜的關係。 4. 別讓寵物和寶寶一起睡在無人照看的房間裡。 5. 當你抱著寶寶在沙發上時, 別讓寵物上沙發, 這會讓寶寶與寵物的關係中,
Advertisiment
寵物占上風, 也可能是一種對侵略行為的鼓勵。 6. 別誤以為一個口套就能解決所有的安全問題。 雖然狗狗被套住嘴是不能咬人了, 但如果寶寶和狗狗不能融洽相處, 它還能用它的爪子抓傷寶寶。 7. 不要強迫寶寶和狗狗非得和睦相處, 如果他們互相不理睬對方, 就由他們去吧。 8. 假設你有兩個寶寶, 可別以為上一次哥哥姐姐和咱家寵物相處挺融洽, 這次這個弟弟妹妹咱家寵物肯定也能接受。 要知道, 寵物已經長大, 可能已經有關節炎, 可能身體總體狀況不佳, 總之它比年輕時更需要關懷, 如果主人花在它身上的時間少了, 他會怨恨的。 小編提醒:各位爸爸媽媽採納以上招數了嗎?如有不同意見可以與我們聯繫,
Advertisiment
你的意見和建議對我們很重要, 它可決定著我們是否闖關成功哦! 第二關:先有寶寶後養寵物關 提示:現在的家庭基本都是一個孩子, 很多爸爸媽媽都想買個寵物給寶寶做個伴, 但卻不知道怎樣的寵物適合寶寶, 以及該如何挑選寵物。 闖關目的地:達到寵物適合寶寶, 寶寶愛上寵物的目的! 闖關招數: ★挑選寵物四法則: 1. 如果你決定這只寵物是為寶寶而買——而且寶寶答應會好好照顧它, 那你可以買一個切合你寶寶需要的寵物——貓貓狗狗需要每天照料, 但魚兒、烏龜、鳥類、倉鼠、小白鼠之類就不那麼複雜。 2. 買寵物前要考慮到它的脾性。 溫順的寵物總是與寶寶最相配的, 你可以從它的品種中獲悉其性格傾向, 所以再買寵物前一定先研究清楚各個品種寵物的脾氣。
Advertisiment
如果是買狗, 可以考慮吉娃娃、約克夏、小獵犬等;如果是養貓, 可以考慮美國短毛貓、緬甸貓、波斯貓等。 3. 注意家裡的過敏病史。 如果家人對動物毛髮、皮膚、鳥羽過敏, 或者寶寶有濕疹、熱病、哮喘, 又或者你的家族有遺傳的過敏病, 挑選寵物時你就得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儘量去諮詢一下兒科醫生和獸醫。 4. 確保所買的寵物是健康的。 幾乎每種寵物都可視為一個疾病的潛在來源, 所以務必確保買來的寵物是健康安全的, 這才不會危及你的家人。 ★寶寶準備4法則: 1. 買一些寵物護理的書籍, 確保寶寶和自己都已經做好照料寵物的準備。 2. 帶著寶寶到家有寵物的朋友家串門。 讓寶寶學習如何與寵物打交道,
Advertisiment
獲取照料寵物的第一手資料。 3. 告訴寶寶承諾的嚴肅性, 保證不讓他在接觸寵物幾周後就失去興趣;告訴寶寶寵物會因為他的忽視而受到心靈傷害。 4. 要讓小寶寶知道:和寵物接近時還是有危險的。 確保寶寶知道接近寵物時正確和錯誤的行為。 同時也要保持衛生, 例如告訴他/她和寵物玩耍之後要洗手。 小編提醒:想給寶寶買個寵物做伴的爸爸媽媽注意了, 在將想法付之於行動前一定要先看看我們提供的這8條法則, 你的成功同樣也表明我們的闖關成功! 第三關:先有寵物再有孩子關 提示:家有寵物多年, 感情很深, 但寶寶的降臨讓爸爸媽媽頓感手足無措, 兩邊都是最愛哦, 何去何從? 闖關目的地:讓寶寶和寵物互相適應, 成為好朋友! 闖關招數: ★介紹雙方,良好開端 1. 介紹貓咪是很簡單的,因為貓科動物有自己的直覺,不要鼓勵它接近新生兒,讓它遠距離觀察並熟悉家庭新成員即可。 2. 把狗狗介紹給寶寶有點麻煩。當你安排他們第一次見面時,記得要先給狗狗套上項圈,抱著新生兒進家後,抱著孩子坐下來,同時用手護住寶寶的頭。(這表達了你對寶寶的保護意識,同時也防止狗狗弄傷孩子) 3. 別把寶寶放在地上,也別把寶寶抱在狗狗的頭上,這是一種鼓勵它向上跳的暗示。 4. 現在,要輕拍、撫摸狗狗使其放心,也要用一種鎮定,與往常一樣的語音與其談話、交流,雖然它聽不懂你說什麼,可是它猜得到。 5. 如果狗狗沒有表現出侵略性行為,比如低聲咆哮、發出噝噝聲、耳朵後豎、夾起尾巴……你可以允許它慢慢地看看寶寶,嗅嗅他,但不可以舔——不衛生,而且有被咬的危險。 6. 用項圈繩把狗狗向後拉,如果它不肯,一定要態度堅決,強制執行,直到把它拉到其他房間。如果它自己一拉就很乖地往後走,那要表揚它。 7. 如果一切都進行得很好,你仍然要做好防範:前三周一定要套著項圈,可以在出現狀況時隨時把狗拉開。 ★還要小心什麼? 貓貓狗狗總是很嫉妒它們的新室友,同時會變得富有攻擊性,如果出現以下狀況,請多加小心。 1. 撕咬、抓狂、咆哮。 2. 毛髮豎立、耳朵後立、夾尾巴。 3. 貓咪不肯用便盆,到處撒尿做記號。 4. 狗狗亂咬家裡東西。 5. 當貓咪接近寶寶時行動詭秘。 6. 食欲減退、性格變內向。 解決辦法:對寵物的錯誤行為堅決說不,對好的舉動多多嘉獎。對於較老的和較小的寵物要加強警惕,比如小狗總是精力過剩,而且尚未學會服從命令;老狗體弱多病,要記得多多關心。 小編提醒:寶寶的降臨固然可喜可賀,但在無限喜悅中千萬別忘了家裡的小寵物會有強烈的排外心理,按照我們的闖關招數做吧,沒錯的! 第四關:父母心態關 提示:寵物雖通人情卻不明事理,寶寶又不諳世事,如何協調兩者關係,爸爸媽媽的心態可是舉足輕重哦! 闖關目的地:能使為人父母者調整心態、端正立場,有條不紊地處理寶寶與寵物之間的關係! 闖關招數: 1. 就好比你叫寵物要尊重寶寶一樣,你應該很自然地叫寶寶如何尊重動物。 2. 經常在寶寶的面前溫柔撫摸寵物,並且教他也這樣做:不要去戳動物的眼睛、耳朵,或者把手放進寵物的嘴巴裡,不要拖著寵物的尾巴或者亂扯它的毛——寶寶會學的。 3. 告訴寶寶恐懼的概念,並且告訴他在狗狗方圓15cm之內,所有的東西都不要亂動——狗狗認為那是它的。 4. 寶寶大些的時候,讓他也來照顧一下狗狗,把食物和水放到它跟前,經常與它玩耍。 小編提醒:心態決定一切,你的成功才是我們闖關的最終目的! 轉自《母嬰世界》 成為好朋友! 闖關招數: ★介紹雙方,良好開端 1. 介紹貓咪是很簡單的,因為貓科動物有自己的直覺,不要鼓勵它接近新生兒,讓它遠距離觀察並熟悉家庭新成員即可。 2. 把狗狗介紹給寶寶有點麻煩。當你安排他們第一次見面時,記得要先給狗狗套上項圈,抱著新生兒進家後,抱著孩子坐下來,同時用手護住寶寶的頭。(這表達了你對寶寶的保護意識,同時也防止狗狗弄傷孩子) 3. 別把寶寶放在地上,也別把寶寶抱在狗狗的頭上,這是一種鼓勵它向上跳的暗示。 4. 現在,要輕拍、撫摸狗狗使其放心,也要用一種鎮定,與往常一樣的語音與其談話、交流,雖然它聽不懂你說什麼,可是它猜得到。 5. 如果狗狗沒有表現出侵略性行為,比如低聲咆哮、發出噝噝聲、耳朵後豎、夾起尾巴……你可以允許它慢慢地看看寶寶,嗅嗅他,但不可以舔——不衛生,而且有被咬的危險。 6. 用項圈繩把狗狗向後拉,如果它不肯,一定要態度堅決,強制執行,直到把它拉到其他房間。如果它自己一拉就很乖地往後走,那要表揚它。 7. 如果一切都進行得很好,你仍然要做好防範:前三周一定要套著項圈,可以在出現狀況時隨時把狗拉開。 ★還要小心什麼? 貓貓狗狗總是很嫉妒它們的新室友,同時會變得富有攻擊性,如果出現以下狀況,請多加小心。 1. 撕咬、抓狂、咆哮。 2. 毛髮豎立、耳朵後立、夾尾巴。 3. 貓咪不肯用便盆,到處撒尿做記號。 4. 狗狗亂咬家裡東西。 5. 當貓咪接近寶寶時行動詭秘。 6. 食欲減退、性格變內向。 解決辦法:對寵物的錯誤行為堅決說不,對好的舉動多多嘉獎。對於較老的和較小的寵物要加強警惕,比如小狗總是精力過剩,而且尚未學會服從命令;老狗體弱多病,要記得多多關心。 小編提醒:寶寶的降臨固然可喜可賀,但在無限喜悅中千萬別忘了家裡的小寵物會有強烈的排外心理,按照我們的闖關招數做吧,沒錯的! 第四關:父母心態關 提示:寵物雖通人情卻不明事理,寶寶又不諳世事,如何協調兩者關係,爸爸媽媽的心態可是舉足輕重哦! 闖關目的地:能使為人父母者調整心態、端正立場,有條不紊地處理寶寶與寵物之間的關係! 闖關招數: 1. 就好比你叫寵物要尊重寶寶一樣,你應該很自然地叫寶寶如何尊重動物。 2. 經常在寶寶的面前溫柔撫摸寵物,並且教他也這樣做:不要去戳動物的眼睛、耳朵,或者把手放進寵物的嘴巴裡,不要拖著寵物的尾巴或者亂扯它的毛——寶寶會學的。 3. 告訴寶寶恐懼的概念,並且告訴他在狗狗方圓15cm之內,所有的東西都不要亂動——狗狗認為那是它的。 4. 寶寶大些的時候,讓他也來照顧一下狗狗,把食物和水放到它跟前,經常與它玩耍。 小編提醒:心態決定一切,你的成功才是我們闖關的最終目的! 轉自《母嬰世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