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食原則
1.急性期應禁食, 清理腸胃。 或根據情況進流質飲食, 如米湯、藕粉、濾過去渣的菜湯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適當飲果汁水、鹽開水。 一般2小時一次。 還可喝紅綠茶水。
2.病情好轉后,
可食低脂肪少渣半流食,
如米粥、肉泥粥、蛋花粥、菜末粥、龍須面、小薄面片及面包、蛋糕、餅干,
新鮮果汁、菜汁。
3.恢復期可用少油少渣軟飯。
干稀搭配,
如軟米飯、西紅柿炒雞蛋、氽丸子湯。
4.急性期應忌油膩、葷腥、生冷、干硬、粗纖維不易消化的食物。
忌用牛奶、雞蛋、蔗糖,
既脹氣又不宜消化。
二、食物選擇
大蒜, 每日可服2~3次大蒜汁。
Advertisiment
三、食療方
蘿卜姜汁:蘿卜汁60克、姜汁15克,
蜜糖30克,
濃茶1杯,
和勻蒸熟服,
每日2次。
楊梅:楊梅10個,
放酒內浸泡,
每日2次。
金針木耳煎:金針30克,
木耳15克,
加水煎煮放紅糖、飲服。
大蒜馬齒莧煎:大蒜10~15克搗爛,
馬齒莧30~60克煎水1碗,
沖入蒜泥,
取汁加糖,
1日2次分服。
或大蒜燒存性,
研末,
每服1.5~3克,
1日2~3次。
石耳粉:石耳焙燥研末,
每服3克,
米粥湯調服。
鵝腸菜煎:鵝腸菜(繁縷)60克,
水煎去渣,
紅糖調服。
玫瑰花末:玫瑰花去蒂,
焙燥研細末,
黃酒送服,
每服15克,
一日2~3次。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 患兒仰臥, 家長用掌心對準中脘穴順時針摩動1分鐘。
(2)患兒仰臥,
家長雙掌相疊,
掌心對準臍部,
輕輕按壓并施振顫法1分鐘,
Advertisiment
(3)患兒俯臥位,
按揉脾俞、胃俞、大腸俞穴各1分鐘。
(4)按揉天樞、足三里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濕熱痢:是痢疾最多見者, 癥見腹部疼痛, 里急后重, 下痢膿血, 發熱, 口渴不欲飲, 小便短赤, 納呆, 舌質紅, 苔黃膩。 常用手法加
①清大腸、退六腑各300次,
清小腸200次,
推下七節骨300次。
②按揉陽陵泉、三陰☆禁☆交穴各20次。
(2)寒濕痢:癥見下痢粘滯白凍,
畏寒喜暖,
四肢欠溫,
腹痛腸鳴,
肢體酸痛,
食少神疲、舌質淡,
苔薄白。
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300次,
補大腸100次。
②按揉上巨虛、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
(3)疫毒痢:癥見壯熱口渴,
頭痛煩躁,
腹痛,
下痢膿血,
里急后重,
甚則昏迷,
舌質紅絳,
苔黃燥。
①清胃經、清大腸、退六腑、清天河水各300次。
②掐人中、拿合谷、掐十宣穴以清醒為度。
Advertisiment
(4)虛寒痢:癥見久痢不愈,
腹部隱痛,
口淡不渴,
食少神疲,
畏寒肢冷,
舌質淡,
苔薄白。
①補脾經300次, 補腎經200次。
②揉丹田100次,
后再掌摩3分鐘。
③按揉腎俞、命門穴各20次。
(5)休息痢:癥見下痢時發時止,
日久不愈,
發作時便下膿血,
里急后重,
腹部疼痛,
飲食減少,
倦怠畏寒,
舌質淡,
苔膩。
①補脾經300次,
補大腸100次。
②推上七節骨300次。
③按揉上巨虛穴1分鐘。
(6)噤口痢:癥見下痢赤白,
里急后重,
腹痛隱隱,
飲食不進,
進食則惡心嘔吐,
舌質淡,
苔膩。
①清心經、清肝經各100次, 運八卦(內八卦 外八卦)300次。
②按揉委中、承山穴各1分鐘。
③掌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摩腹:患兒仰臥,
家長單掌置其臍下作順、逆時針摩腹2~5分鐘。
(2)推背:患兒俯臥,
家長單掌以掌根從患兒腰骶部向上直推至背部,
Advertisiment
(3)點穴:按揉足三里穴3分鐘,
按揉脾脾俞、胃俞、大腸俞俞、天樞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①高熱者推天河水500次, 退六腑300次。
②昏迷抽風者掐人中、掐小天心、掐十王交替操作直至清醒。
③久痢體虛揉止痢穴10次,
揉二人上馬30次,
補脾經300次。
生活調理
(1)要隔離患兒至大便正常后1周。 對于病兒的碗、杯、筷等用具要進行消毒, 衣服和被褥要勤洗勤曬。 家長也要經常洗手, 以防止傳染。
(2)室內要保持安靜、涼爽,
以給病兒提供良好的休息條件。
(3)要給病兒多喝水,
最好是糖鹽水、果汁等。
對嘔吐、腹瀉嚴重的病兒應請醫生輸液。
(4)及時補充營養和維生素,
避免給冷食冷飲等,
以免加劇胃腸蠕動。
(5)應密切觀察小兒的病情,
如突然出現煩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