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位名叫歐文斯的美國醫生詳細地向外界報道了一種新出現的病癥,叫作"眼晶狀體后纖維增生(RLF)"。 這種病專門發生于早產兒的雙眼,而且早產兒剛出生時并不患病,多數在出生后頭一個月內發病,很少在3個月大的嬰兒中發生。 患兒在發病急性期,表現為視網膜血管擴張與彎曲,新生血管及瘢痕組織向眼球腔生長,導致視網膜逐漸粘連。 如果此時病情經治療恢復較早,一般可痊愈。 否則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嚴重的會導致視力減弱直至完全失明。
后來人們發現,其實早在1942年,醫生托里就已經首次描述過在美國波士頓出現的6個新生兒眼晶狀體后纖維增生病例,但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
Advertisiment
經過初步調查,發現RLF的發生具有如下一些不同尋常的特點:
1)患者絕大多數是早產兒;
2)條件設備好的醫院比條件較差的醫院發病者多;
3)較富裕的國家比一般國家發病者多;
Advertisiment
4)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家庭發病者多;
由此看來,RLF還是一種嫌貧愛富的"富貴病"哩!
另外,研究還顯示,本病與出生體重有一定的聯系。 因為體重越輕,或胎齡越小,RLF的發病率越高,病情也越加嚴重。 不過,該病的發生并沒有性別方面的差異,男女
早產兒均有發生。
1949年,金賽等人首次對有關RLF的發病因素進行了系統完善的研究。 他們選擇了一批被確診患有RLF的病例,然后進行全面的回顧性調查,分別研究了早產兒及其母親方面諸多可疑的因素,如孕期用藥、感染及X線照射情況等。 但最后一一被排除了致病的可能性,只剩下唯一的線索──早產兒護理情況。 因為研究表明,在患病的早產兒身上發現有以下特點,即其平均護理天數、在暖箱中平均天數以及平均輸氧天數均較正常早產兒長。
Advertisiment
另外,通過歷史對比研究發現,40年代之所以比30年代患病者增多,可能是更多地給早產兒輸氧所致。
于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醫學研究人員受到啟發,紛紛開始研究氧氣應用與RLF的關系,結果均一致證實氧氣應用的確與RLF有密切聯系。 如澳大利亞有一個醫院,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RLF,因為醫院那時一直沒有輸氧設備。 可是自1949年增設有氧氣供應的暖箱后,就陸續出現了23例RLF患兒。
在美國,金賽和黑姆皮爾1954年報告了18個醫院聯合研究的結果。 他們將早產兒隨機地分為兩組,一組為高輸氧組,即給予50%的氧氣28天;另一組為按需供氧組,即急救時才輸入氧氣,平時一般不予輸氧。 然后,他們再追蹤觀察兩組RLF發病情況。
Advertisiment
后來,還有另外一些科研人員做了大量的動物實驗,結論也是一致的,從而最終確證輸氧是導致早產兒失明的罪魁禍首。
編輯: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