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中的每一步, 爸爸媽媽們都想見證, 他們第一次開口說話, 他們第一次走路, 所以家長會放許多心思在這個上面。 今天小編就孩子學走路這件小事來談一談, 那麼孩子學走路時, 家長朋友需要注意些什麼?又該怎樣幫助孩子學走路呢?
1.不要給予過多的幫助
在孩子剛學走路的時候, 由於是一件新事情, 所以孩子初嘗試時會有膽怯的心理。 其次孩子在成長發育期時, 平衡能力還比較差, 所以會經常摔倒。 家長看到孩子摔倒時, 會非常心疼於是就會過度地保護他們, 以至於孩子不能完全放開自己。
Advertisiment
孩子在家長的保護下, 會受到家長緊張的情緒的感染, 自然而然地在潛意識中留下一個恐懼的印象。 認為走路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並且加上在走路時的不斷摔倒, 他們會不斷地拒絕走路。 其實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周圍看著孩子, 並且鼓勵孩子, 保證孩子的安全性即可。
2.不要過早的學走路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其他寶寶優秀, 經常聽到家長比較孩子會開口說話走路的時間, 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競爭。 一般來說, 孩子在1歲的時候才會走路, 如果過早的開始學走路的話, 可能會導致寶寶的腿部產生嚴重的變形。 因為在早期的寶寶, 發育不夠完全, 平衡力差, 所以他們不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
Advertisiment
孩子在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 翻身、爬、走這些都需要靠自己的身體來反應的。 有些家長甚至讓還不會爬行的寶寶就學會走路。 跳過了爬行階段就學走路, 這是十分一件對寶寶身體傷害很大的事。 一定程度上爬行是有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成長的, 並且還能幫助孩子調控自己身體靈活性。
3.不要過度重視鞋子
有些家長認為鞋子對孩子走路有重要的影響, 所以他們對寶寶鞋子的挑選要求十分高。 其實在走路的時候, 鞋子會成為走路時候的障礙, 影響到孩子尋找平衡感。
所以對於寶寶來說, 學走路的時候最好不要穿鞋子。 但是如果是春秋或者更冷的季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