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剖宮產切口感染的病因

導致剖宮產切口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為術前、術中和術後微生物的入侵。

1.術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術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得以論證主要是伴有胎膜早破或宮口已開的部分產婦。 儘管伴有胎膜早破或宮口已開的產婦真正表現為臨床感染症狀的比例並不高(可能與術後常規使用抗生素有關), 但研究發現其胎盤、胎膜組織通過PCR可以檢測到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說明存在感染發生的可能, 其產婦可診斷為亞臨床感染。 伴有胎膜早破或官口已開的產婦因為宮內感染, 使術後感染的比例大大增加。

Advertisiment
現代觀點認為, 破膜12小時以上應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不論手術時間長短, 只要胎膜早破或宮口已開的產婦均應儘早使用抗生素, 減少亞臨床感染轉為臨床感染的機會。

2.術中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 手術室的條件和裝備不斷完善, 層流手術室的出現更是明顯減低了術後切口感染的機會。 但先進的設備並沒有完全阻斷空氣病原微生物的傳播。 在一項對手術室的空氣、器械以及工作人員的研究中發現, 即使在一流裝備的三級醫院也有死角, 存在導致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而直接與患者接觸的手術器械不符合標準的在一、二級醫院也是一個重要的隱患。 手術室的管理對於減少術後切口感染是一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

Advertisiment
減少人員出入, 儘量避免參觀、說話, 徹底清潔器械的殘存物等都是降低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 許多新的產品不斷更新, 醫護人員洗手液也是層出不窮, 但並沒有杜絕切口感染從“手”傳播的管道。 不符合標準的醫護人員手在一級醫院依然存在。 因此, 無論手術室的裝備怎樣標準, 洗手液的滅菌效果怎樣好, 都不可替代嚴格的無菌技術、輕柔細緻的手術操作。 因此可看出在剖宮產切口感染中, 手術室空氣、器械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工作人員無菌觀念的淡漠更是必須加強的環節。

3.術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術後病原體的入侵主要在術後2~3天, 細菌可由切口以及縫線通道侵入,

Advertisiment
肥胖、切口有滲液的產婦尤其要注意。 因此, 手術後要反復更換敷料, 清潔切口, 注意無菌觀念。 如有切口感染的徵象或手術時間過長, 及時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如上所述, 剖宮產手術術後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為一方面是胎膜早破或宮口已開的產婦, 因生殖道正常菌群改變造成細菌向官腔蔓延, 容易出現上行性的機會感染;另一方面, 手術室空氣、器械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及工作人員無菌觀念的淡漠造成了術後感染;手術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 宮腔組織創傷、滲血和滲液的存在、術後護理的疏忽及術後生殖道菌群的耐藥性也是術後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