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囟門,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什麼是囟門?

如圖, 由於嬰兒出生時, 存在顱骨接合不緊的現象, 接合不緊所形成的骨間隙, 就叫“囟門”;

囟門處沒有骨頭只覆蓋一層頭皮, 所以摸上去是軟軟的;

分前囟和後囟, 兩者的形態、寬度和閉合時間都有很大的差異。
也有人把囟門叫“命門”或者“天窗”, 指的就是前囟。

囟門正常什麼時候閉合?

前囟:出生時囟門的大小個體差異大, 剛開始會隨著月齡的增加而長大, 約6個月時最大為2.5~3釐米, 以後隨著顱骨骨化而逐漸縮小。

一般一歲半左右能完全閉合, 早的可以在9個月, 晚的可以到2歲。
後囟:後囟呈三角形,

Advertisiment
比較小, 不易察覺, 有的甚至出生時都已經閉合了, 一般3個月以內都能閉合。

囟門大小與閉合早晚的問題


囟門大小和閉合早晚與大腦發育有著密切的聯繫。
閉合太早:

前囟6個月以前閉合屬於早閉。

如果早閉後, 頭圍仍在繼續增長, 速度也正常, 一般不會影響大腦發育;

少數嬰兒由於在胚胎時母體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導致大腦發育不良, 出生時頭圍就小, 囟門也小, 出生後5-6個月囟門就提前閉合, 造成小頭畸形。

另外過多補鈣, 也可能導致囟門提前閉合。

小頭可能導致孩子腦組織發育不全、智力低下等。
閉合太晚:

一般情況1歲半還沒有閉合就屬於晚閉。 造成囟門晚閉的可能性有多種, 比如腦積水、缺乏維生素D導致的佝僂病、甲狀腺機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

Advertisiment
囟門都會遲遲不閉;
也有的寶寶天生囟門就比較大, 相對閉合就晚一些.
所以, 囟門的大小和閉合時間的早晚, 可能是生理性個體差異, 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現, 應結合其他的症狀和表現, 如果自己不確定了應及時找兒科醫生確診。
家長也可以通過定期測量孩子的頭圍, 瞭解其大腦發育情況。
寶寶頭圍是指頭部一圈的最大長度, 如圖, 頭圍測量方法:


用軟尺圍繞寶寶的頭部, 前面經過眉毛正中, 後面經過後腦勺最突出的一點, 也就是枕骨粗隆最高處, 這樣得到的資料就是寶寶的頭圍大小。
正常頭圍參考值(0-2歲):

囟門閉合晚是因為缺鈣嗎?
囟門閉合晚, 大多人都會想到缺鈣。 那麼到底他們直接有沒有關係?上文已經提過了,

Advertisiment
如果缺乏維生素d導致佝僂病, 是會導致前囟閉合延遲的。 所以應注重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尤其是純母乳餵養寶寶, 在出生半個月後應每天補充至少400IU的維生素D, 無須再額外補鈣, 盲目補鈣有可能導致前囟提前閉合。

囟門鼓起與凹陷情況


囟門的表面是頭皮, 其下是腦膜, 然後是大腦和腦脊液。 由於腦脊椎壓力隨著心臟搏動、血壓變化而變化, 所以觸摸囟門也能感覺到跳動。
正常情況下囟門微凹。
囟門鼓起:

孩子哭鬧囟門可能會稍凸起, 平靜後恢復是正常現象。

如果是突然鼓起來, 用手摸上去, 有緊繃繃的感覺, 同時伴有發熱、嘔吐、精神差, 可能是腦膜炎、顱內出血等導致顱內壓增高, 應儘快送去醫院。

Advertisiment

也有藥物或者高燒也會造成前囟凸出, 不一定都是顱內病變。
囟門凹陷:

寶寶腹瀉時有可能觀察到囟門凹陷, 這意味著寶寶正處於脫水, 一般只要常規補液就能恢復了。

囟門不能摸不能吹風?

其實囟門並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脆弱”, 囟門處有頭皮覆蓋, 雖然沒有骨頭的保護, 但頭皮下大腦血流會不斷帶來熱量, 並不會輕易“受凍”。 無須刻意去戴帽子。

戴帽子應該和大人一樣, 天冷大人帶帽子當然也給寶寶戴, 天熱大人都要開空調還要給寶寶帶帽子, 就有些不人道了。
同樣的, 囟門並不是“摸不得”, 只要不是很用力的揉捏或者撞擊, 正常的清洗和護理都沒有問題。

囟門處長乳痂怎麼處理?


乳痂又叫“脂溢性濕疹”。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期出現乳痂的幾率很高, 這是一種由皮膚和上皮細胞分泌物所形成的黃白色物質, 是皮脂腺分泌旺盛所致, 出生後如果不及時清潔, 乳痂會越來越厚。 一般不疼不癢, 不影響健康但影響美觀。
對於乳痂的處理, 可用消毒過的植物油塗抹乳痂部位待其自然軟化, 再用清洗輕輕擦拭, 不可強行揭開, 清洗時能洗掉多少是多少, 一次沒洗乾淨的, 過一段時間再這樣繼續洗。

PS:關於寶寶囟門, 都瞭解的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