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戀母是孩子建立人際關係的最初嘗試。 剛出生的嬰兒見了誰都會哭、會笑、會發出聲音, 且不論誰逗他, 都會再現出同樣的反應;但是到了3個月左右, 就可以看到他對母親與別人開始有不同的反應;到了6個月以後, 這種傾向變得更明顯, 只要別人抱他他就哭, 而母親抱他立刻就不哭了, 看到母親走開就哭著去追, 聽到母親的聲音就會微笑, 並且見到母親就會發出聲音。
那麼, 母親對孩子的這種依戀如何認識和處置呢?嬰兒一出生, 就有與人親近和接觸的欲望, 這種生物學的自然反應是生物體的一種本能。
Advertisiment
孩子對母親形成的依戀分為三種類型, 一種是屬於安定依戀型;一種是不安定依戀型(即對母親缺乏最基本的信賴感);一種是最不安定依戀型(對母親極度缺乏信賴感)。 其中以第一種類型為最好。 當孩子對母親形成安定依戀以後, 他會認為在自己需要時, 母親總是會出現在身旁, 並且絕不會把自己丟下不管。 他們對母親有最基本的信賴感,
Advertisiment
不安定依戀型的孩子, 不具有對母親最基本的信賴感;當母親一走開, 就表現出極端的不安, 即便母親再度回到身邊, 這種不安也不會完全消失。 他們不能確信離開的母親一定會回來, 只要沒有和母親作緊密的接觸就會感到不安, 因此常以發怒或反抗表達他的焦慮, 這樣的孩子心理很不穩定。
最不安定依戀型的孩子, 形成的原因是當他需要母親的安撫, 以求得心理的安全感時, 卻多次遭到母親的拒絕;久而久之, 孩子的心理就產生了不願忍受一再被拒絕的痛苦, 因而乾脆放棄了對他人的愛。 這種行為具體反應到對母親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