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孩子何時能學會自己大小便

哪裡來的臭味?媽媽循味搜索了一圈, 原來是寶寶拉臭臭了。 看著寶寶褲子上一堆黃便便, 再看看寶寶一幅無辜的樣子, 媽媽徹底失敗了:唉!什麼時候才能讓他學會自己大小便呢?

Part 1 觀察篇

場景一:就餐時間

中午時分, 小朋友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飯, 突然, 老師聽到抽泣聲。 循聲望去只見睿睿兩眼紅紅無助地望著老師。 “你怎麼啦?哪裡不舒服?是不是不想吃飯?”老師連連發問, 睿睿都不吭聲。 老師伸出手, 摸摸他的額頭也沒有發燒的跡象。 一扭頭, 看見睿睿凳子旁邊一灘水, 於是恍然大悟:原來是小便解出了!

Advertisiment

點評:

小寶寶解出大小便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父母親從小就應該給寶寶灌輸一個道理:有事一定要和大人說, 要學會尋求幫助。

場景二:午睡時間

下午1點30分, 小寶寶都在甜甜地睡覺, 老師在旁邊照看。 隱隱地覺得房間裡有一股臭味。 經過10多年幼教生涯的老師已經練到“聞臭識臭源”的功夫。 可是看看小寶寶們, 一個個都睡得很熟, 好像都沒人動過一下。 於是, 老師變成了福爾摩斯, 一個個推測:是醜醜?他今天好像飯吃多了;是多多?早晨就看見他小肚子特別圓……

沒辦法, 老師是個近視眼, 在午睡房黑乎乎的環境中, 讓鼻子盡可能貼近寶寶的小屁股, 手伸進寶寶的小褲衩裡摸一摸——結果可想而知, 在摸了三四個小屁屁後,

Advertisiment
終於摸到了意料中的“黃金”!啊噢!

點評:

一般寶寶上幼稚園都在2歲左右, 這時候寶寶的大便已經很有規律了。 媽媽最好讓寶寶在家裡把大便拉掉, 因為對於寶寶來說, 這可是一件大事情, 或許因為緊張, 或許因為貪玩, 或許因為時間問題, 很容易出現狀況。 偶爾有幾天寶寶沒有完成任務, 那媽媽最好和老師交代一聲, 要老師引起重視, 及時提醒寶寶。 即使沒有上幼稚園的寶寶, 媽媽也得培養他每天按時大便的習慣。

場景三:“小雞雞歪了!”

牛牛媽媽接寶寶回家, 走出大門, 牛牛去解小便, 結果, 不小心把一個褲管尿濕了。 媽媽很奇怪:“怎麼會一個褲管濕, 一個褲管幹的呢!”“媽媽, 我急, 小雞雞掏不出來, 小雞雞歪了!”聞聽此言, 媽媽笑得東倒西歪!

Advertisiment

點評:

對於小男孩來說, 年齡越小, 褲子前面方便的“洞洞”就應該越寬敞——讓寶寶的小手能夠容易進出, 就不會出現上述情況。 特別是冬天, 褲子穿得又多又厚, 就更應該寬敞。 否則, 很容易會出現“小雞雞歪了”的情況。

場景四:毛毛蟲拉小便

操場上, 寶寶們一個拉著一個(後面小朋友拉著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下擺)在散步, 遠遠看去, 好像一條毛毛蟲在慢慢地蠕動。 突然, 毛毛蟲停下來了, 排在第5個的小寶寶晨晨不動了。 為什麼呀?原來寶寶站著在解小便, 就像是滲水的自來水管子一樣。 不一會兒, 晨晨就在操場上畫了一幅“抽象派”地圖, 而他自己呢, 從褲子到鞋子、襪子全都濕了。

點評:

當寶寶開始活動時, 如:坐車、遊戲、睡覺等,

Advertisiment
媽媽都應該讓寶寶先把大小便排空, 以免出現半路尷尬的狀況。

場景五:玩“瘋”啦!

幾個小寶寶在操場上大玩特玩, 一會兒玩滑滑梯, 一會兒玩皮球, 一會兒玩沙子……玩得不亦樂乎。 玩著玩著, 樂樂第一個叫起來:“我要解小便!”一邊說, 一邊兩腿不停地抖著, 看來是十萬火急啊!老師連忙抱著他去廁所, 可是半路上了樂樂就已經“三月裡的小雨淅瀝瀝地響”了!

點評: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 很多孩子玩起來就像是發瘋一樣, 正在興頭上哪有時間去解小便。 所以, 媽媽應該及時提醒寶寶去“完成任務”。

場景六:夢見小馬桶

午睡醒來, 老師給咪咪穿衣服, 只見咪咪的後背、屁股上濕乎乎的一大片, 前面倒是很幹。 “咪咪, 你什麼時候解出小便的?”“我做夢了,

Advertisiment
夢見小馬桶!”原來是這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