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的觀點,心理學家告訴你

關於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的觀點, 今日看看心理學家來分析一下,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如果抱了, 會不會寵壞他?如果不抱會不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抱還不不抱就能簡單粗暴回答的問題, 今天就給大家一層一層的細細的講, 給你的育兒理念提供最扎實的理論依據(懟人的時候就更加理直氣壯了呢!)。

哭了到底要不要抱?

為此布萊克曼博士專門寫了一篇論文《Pick up the baby》(抱起你的嬰兒), 這名字一下就劇透了他的觀點。

有名女性有兩個孩子, 一個四歲的女孩和一個九個月大的男孩。

Advertisiment
有一天這位媽媽在一本育兒書籍上看到一個觀點說要讓孩子大聲的哭出來, 不能一哭就抱, 這樣會強化孩子的哭泣行為, 以此來要脅父母。

這個觀點讓她很焦慮, 因為她做不到讓自己孩子哭而不去安撫他, 於是她覺得自己是有問題的, 來讓諮詢師罵醒自己。 當然我們先不談這位媽媽為何對自己如此苛刻, 老布在論文裡說, 單從技術層面考慮, 他告訴這位媽媽:“你應該抱起你的孩子。 ”

哭了就抱, 有什麼好處或者意義?

在孩子一歲以內, 是建立他對這個世界的“基本信任”的關鍵期,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安全感。 這份信任來源於他能夠從一次次的被媽媽及時安慰的經驗中總結出來:如果我出現一些需求的時候, 是會有人回應我的。

Advertisiment

也就是說, 如果孩子在一歲以內經常是不被回應或者不被及時回應的, 那麼安全感的建立就會非常糟糕。

讓我來舉個栗子:在父母那一輩的幼年, 他們的父母可能由於工作或者農活, 很多孩子是會被放在床上用被子圍起來, 只要不掉下床就好, 媽媽可能半天回來喂一次奶。 在這樣的情況下, 這個孩子發出的絕大部分哭聲、呼喊都是沒有任何回應的, 這對於嬰兒來說是致命的, 這種刻在人格核心處的不安全感會跟隨一個人的一生, 很難改變。

這也是為什麼父輩的人, 大多數在對待金錢或者物質的態度上特別的僵化、刻板, 對待子女情感也很難生動起來。

孩子會因為太少受挫折被寵壞嗎?

這個問題確實是大部分家長都擔心的,

Advertisiment
但是擔心這些問題的人大多都混淆了一個概念:你認為的需要承受的挫折和一個嬰兒應該承受的挫折完全是兩回事。

來看看對於嬰兒來說, 什麼是挫折:

在他感覺到餓, 而你還沒來得及把乳☆禁☆頭或者奶瓶送到他嘴邊的時候;

在他冷了, 而你沒有即使讀懂他的信號給他加衣服的時候;

在他無聊了, 想和你玩, 你卻以為他是想睡覺試圖哄睡他的時候;

在他感覺恐懼需要擁抱, 你卻在上廁所沒能及時抱住他的時候。

是不是覺得嬰兒也太矯情了, 那請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熱戀的時候如果對方回資訊晚了五分鐘, 你是什麼感受?

類似的體驗中, 你部分穿越回了嬰兒時期, 體會到了那種恐懼、焦慮、憤怒、傷心,

Advertisiment
而這些感受對於嬰兒來說就已經是足夠的挫折, 讓他可以逐漸獲得現實感, 逐漸成長。 真的不需要你再去人為的製造一些哭了不抱的“延遲滿足”。

哭了不去抱, 有什麼傷害呢?

我截取了布萊克曼博士論文的片段:

如果你持之以恆的用哭了不去抱這樣類似的方式去訓練孩子成為更“堅強”的人, 那你只會收穫一個更“木”的孩子。

就好比很多成年人覺得對生活沒有激情, 沒有熱情, 只是將就著活下去, 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活, 也沒有感興趣的事情, 這樣類似僵屍的活法其實就是被父母“忽視”或者“訓練”出來的。

人是這樣一種生物:我的需要, 我的情感被看見的時候, 我就感覺自己活著, 人生就被點亮。 而當我發出的聲音沒有回應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就好比墜入萬丈深淵, 不斷下沉, 找不到存在的意義, 甚至想死。

如果你是一個透明人, 你的存在對周圍人沒有任何影響, 那麼又怎麼證明你還活著?(這會兒夜深人靜, 一不小心哲學了一下, 這個問題就此打住, 想得太多了會頭疼。 )對於孩子來說, 養育著(尤其是媽媽)對他的態度, 就是他存在的意義和證據。

內容講完了, 接下來放一些供大家去文明撕X、打臉、懟人用的各學派的理論依據。 (注:以下內容均來自於布萊克曼博士《Pick up the baby》論文原文節選)

依戀理論

安斯沃思的研究緊隨 Bowlby 的研究, 表明嬰兒和母親之間有組織的依戀關係是嬰兒發展溫暖和最終控制影響的必要條件。 對安全的干擾會嚴重破壞對規則的建立,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考慮,尤其是在生命的第一年。抱起嬰兒,就會得到安全的依戀。

客體關係理論

(哈特曼 et al .,1949;m·克萊恩,1946;生物型,2013;威尼康特看來,1975;e·雅各森,1954;馬勒 et al .,1975;o . Kernberg,1975;霍納,1992;美國艾克塔,2003)Beebe 等人(2012)已經極大地展示了 4 個月大的母親與他們的母親的鏡像和喜悅,這與馬勒團隊對“共生”高度的描述相一致。

皮亞傑(Sammons,2015)計算出一幅完整的他人照片和在一歲左右的嬰兒身上產生“客體恒常性”。因此,當一個物體被移除時,1 歲的孩子可能不會注意到,但是當物體被重新引入時將會識別它。不抱寶寶的母親可能會干擾嬰兒客體恒常性的發展。

口欲驅動理論更新

大約 6 個月大時,吮吸反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嬰兒常常可以被著,被交談,被搖晃,而不需要被餵食。單獨與母親的關係可能足以讓人感到安慰。斯皮茲稱這是生命的第二個六個月,這是一個有區別的階段。

到了第二年的後半段,如果孩子已經被抱起,那麼吮吸和喝水就不再需要了。我們知道,當人們嚴重剝奪了母親/口頭的滿足時,成年人可能會隨身攜帶他們自己的“瓶子”——含酒精。(粽子媽注釋:這裡指的是,如果早年安全感沒有被滿足,相當於口欲期滯留,有可能在成年後會發展出酗酒、抽煙、暴食或厭食等與口欲相關的症狀。)

最後,知道你們還是想聽簡單粗暴的總結,那就給一個:

孩子哭了,要抱,要及時抱,一歲以內尤其需要(一歲以後孩子逐漸發展出了自我安撫的能力,可以忍受短暫的挫折和失望)。

你可以因為:實在太累、心情沮喪、對孩子憤怒等等自身原因偶爾不去及時的抱起孩子,媽媽也是人,不必過度自責。

但請記住,這絕不可以被扭曲為:我是為了孩子好。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考慮,尤其是在生命的第一年。抱起嬰兒,就會得到安全的依戀。

客體關係理論

(哈特曼 et al .,1949;m·克萊恩,1946;生物型,2013;威尼康特看來,1975;e·雅各森,1954;馬勒 et al .,1975;o . Kernberg,1975;霍納,1992;美國艾克塔,2003)Beebe 等人(2012)已經極大地展示了 4 個月大的母親與他們的母親的鏡像和喜悅,這與馬勒團隊對“共生”高度的描述相一致。

皮亞傑(Sammons,2015)計算出一幅完整的他人照片和在一歲左右的嬰兒身上產生“客體恒常性”。因此,當一個物體被移除時,1 歲的孩子可能不會注意到,但是當物體被重新引入時將會識別它。不抱寶寶的母親可能會干擾嬰兒客體恒常性的發展。

口欲驅動理論更新

大約 6 個月大時,吮吸反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嬰兒常常可以被著,被交談,被搖晃,而不需要被餵食。單獨與母親的關係可能足以讓人感到安慰。斯皮茲稱這是生命的第二個六個月,這是一個有區別的階段。

到了第二年的後半段,如果孩子已經被抱起,那麼吮吸和喝水就不再需要了。我們知道,當人們嚴重剝奪了母親/口頭的滿足時,成年人可能會隨身攜帶他們自己的“瓶子”——含酒精。(粽子媽注釋:這裡指的是,如果早年安全感沒有被滿足,相當於口欲期滯留,有可能在成年後會發展出酗酒、抽煙、暴食或厭食等與口欲相關的症狀。)

最後,知道你們還是想聽簡單粗暴的總結,那就給一個:

孩子哭了,要抱,要及時抱,一歲以內尤其需要(一歲以後孩子逐漸發展出了自我安撫的能力,可以忍受短暫的挫折和失望)。

你可以因為:實在太累、心情沮喪、對孩子憤怒等等自身原因偶爾不去及時的抱起孩子,媽媽也是人,不必過度自責。

但請記住,這絕不可以被扭曲為:我是為了孩子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