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孩子壞脾氣的5個認知誤區,你都知道嗎?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見孩子各種各樣的情緒, 我們能夠輕鬆面對孩子開心歡樂的情緒, 卻應對不了他們的憤怒和沮喪。 很多爸爸媽媽都說, 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就像天使一樣可愛;但是當他發脾氣的時候, 秒變“小惡魔”。 跟他好好講道理他不聽, 來硬的他就“以暴制暴”。 真是頭疼!我們就像消防員一樣想要迅速把他們的負面情緒撲滅, 但這其實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存在認知誤區。

▼誤區一:認為孩子負面情緒的表達是壞性格

很多父母都說“我寶寶 3 歲了, 他脾氣很急”、“寶寶脾氣很大,

Advertisiment
根本不聽勸”這一類的話。 不難看出,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發脾氣是一種壞性格。

▼誤區二:認為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是做父母的失敗

不少父母認為孩子哭不是好事, 哭就是表現不好、不乖、不聽話的表現, 甚至會上升到懦弱不勇敢的層面。 夫妻也會因此吵架, 互相指責:“孩子這問題, 那問題, 肯定是你看的育兒書不對!你的方法有問題!”

▼誤區三:認為孩子負面情緒的表達是對自己的挑戰

如果我們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當他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的時候, 我們就會認為他們是在故意跟自己作對。 基於這樣的意識, 我們跟孩子就無法和諧相處。

▼誤區四:希望孩子時時刻刻都幸福快樂

父母有這種心情很容易理解, 但問題是這並不現實。

Advertisiment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必然會遭遇一些讓他們感到不快樂的事情。 我們要做的不是幫他規避這些不快樂, 而是要抓住這些不快樂的機會, 進行學習, 説明孩子認識和排解情緒。

▼誤區五:要給孩子最好的感受

有很多父母都捨不得孩子難過, 因此千方百計“取悅”孩子, 其實這在無形中掠奪了孩子學習處理負面情緒的機會。 比如當他球賽失敗的時候, 你立即說帶他去遊樂場玩, 他就來不及體驗失敗的情緒感受, 更來不及思考和總結該怎麼做才能贏得成功。 沒有自己的思考, 孩子永遠都學不會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存在這些誤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父母沒有認識到任何情緒都是一種客觀存在, 它不會因為我們不喜歡它而消失。

Advertisiment
幼兒對情緒的認知、表達、疏導等都處在發展的初步階段, 他們不像成人能夠很清楚地分辨不同的情緒:我感到壓力很大, 我很生氣, 我很有挫折感……對孩子而言, 他們只能籠統地認為“這讓我很不高興”。

同樣, 孩子們也不會像成人一樣, 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調節情緒。 他們只會用最直接的方式把情緒表達出來:大喊大叫、摔東西、滿地打滾等。 因此, 作為父母, 我們要注意多觀察孩子, 通過孩子的行為、語言、表情等去準確判斷孩子的情緒。 只有這樣才能弄清楚孩子負面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 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