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孩子玩耍權利的宣言

所有的玩伴都是平等的, 或是都能讓他們平等起來。 新奇比重複更有趣。 規則在任何時候都是可以商量變通的。 追求玩耍的快樂, 冒一點兒險也是值得的。 最佳的玩耍是美好而高雅的。 玩耍的目的就是玩耍本身;除此以外, 別無他求。

——約瑟夫·米克(JosephW.Meeker)

複雜的玩耍似乎沒有在魚、兩棲動物和爬蟲類動物的群落中發生。 這些動物似乎是被緊緊束縛在生存/本能反應的格式裡。 基本上, 如果你是一隻爬蟲類動物, 你看到比你大的動物就會逃開, 你只會和跟你差不多大小的爬蟲類動物交☆禁☆配, 也只會吃比你小的動物。

Advertisiment
你當然不會跟它在一起玩!

很明顯, 玩耍需要玩耍者具備兩個素質:第一, 溫血;第二, 具有一個複雜、高度整合的腦子, 善於夢想。 夢想來源於腦子的邊緣系統, 後者建構我們的情緒世界和幻想。

溫血特質為我們提供剩餘能量來玩耍。 因為新陳代謝讓我們的體溫保持恒定, 所以我們在玩耍時不必因為變冷(冬眠)或變熱(尋找陰涼處)而停下來。 我們大面積的脂肪層既隔熱又提供能量, 我們絕緣的毛髮在玩耍中有保護作用, 並幫助維持能量。

人類是最善於玩耍的動物。 玩耍產生于一種安全、溫暖而支持性的環境, 其中父母的參與是很充分的。 這種環境一定是遠離饑餓、危險和貧困的。 長期處在上一代照顧下的小鳥、尤其是哺乳幼獸,

Advertisiment
得到了必要的保護以及需要的食物後.才得以獲得能量來玩耍。

在愛玩耍生物的複雜腦結構中, 有直接負責嬉鬧打鬥玩耍的眾多神經元。 這些獨特的神經元系統處於丘腦和特定神經核(丘腦束旁複合體和丘腦後神經核)的投射纖維, 達于皮質顳葉的區域。 它們直接與身體感覺、運動, 以及小腦、丘腦、大腦皮質內的資訊處理功能相聯繫。 玩耍的衝動根源於腦子, 不需要後天學習。

人體內的資訊化學物(神經肽、激素等)也會對玩耍的衝動產生影響。 一些化學物尤其容易激起玩耍衝動(乙醯膽鹼、谷氨酸鹽和阿片類物質), 而另外一些化學物則能減弱玩耍衝動(血清素、腎上腺素和伽馬氨基丁酸)。 我們玩耍的時候,

Advertisiment
腦子會釋放多巴胺, 這種化學物質能使人開心興奮, 並且還能讓我們更容易地協調自己的動作。 多巴胺協調腦部所有神經網路的發育, 患多動症、注意力缺失多動症以及帕金森病的人, 體內多巴胺含量較低。 因此, 對多動症、學習困難和疾病而言, 多巴胺是非常重要的阻斷劑。

玩耍對人類大體積的腦和其他複雜系統的發育至關重要, 因為相對於其他動物, 人類玩耍的時間更長。 幼態持續意味著孩子氣, 這是我們人類終生都會表現出來的特徵。 因為擁有可塑性很強的神經系統, 所以我們一直都處於發育狀態中。 長時間的玩耍使我們持續冒險、有衝勁和創造力、很靈活且富有愛心, 我們會不斷產生並實施新想法,

Advertisiment
直到告別人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