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補鈣的一些誤區

 現在很多父母應該都注意到了寶寶的補鈣問題。 因為鈣質不足的話, 會影響寶寶骨骼的生長發育。 因此補充適量的鈣質, 寶寶身體才能健康強壯。 但是媽媽們要注意為寶寶補鈣一定要注意科學適量的原則。 一定不能補鈣過量, 超過了寶寶的吸收範圍, 日常護理寶寶會出現其他身體發育方面的問題。

Advertisiment

排骨湯補鈣效果差

專家介紹, 排骨湯中的鈣含量非常低。 一斤排骨含鈣只有25毫克, 骨頭湯中的鈣僅相當於排骨的十分之一。 而3歲以上的兒童每天的鈣需求量是800毫克。 此外人們常用來補鈣的蝦皮, 其鈣質較大, 嬰幼兒吸收利用程度很差。

補鈣良方:喝奶 曬太陽

如何才能科學飲食保證兒童攝入充足的鈣?李義民解釋, 1.5歲以內的嬰幼兒缺鈣主要是因為體內維生素D缺乏, 使鈣難以被吸收利用。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除保證喝奶外, 還應注意多到戶外曬太陽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Advertisiment
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魚肝油等。 因為玻璃會隔離陽光中的紫外線, 所以在室內曬太陽起不到任何作用。 1.5歲以上兒童的室外活動增多, 缺鈣的主要原因是日常飲食中鈣攝入不足。 給兒童補鈣, 奶是最好來源, 就鈣容易被吸收的程度來看, 母乳最佳, 其次是配方奶, 然後是鮮奶。

吃鈣片補鈣還缺鈣

常補鈣還是缺鈣, 問題很可能出在補鈣方法恰當。 比如, 有的父母將鈣片搗碎, 與牛奶混在一起, 或在喝奶前後給孩子吃, 致使奶中的蛋白與鈣結合形成奶塊, 造成鈣質無法被人體吸收;還有的父母只管給孩子服鈣片而不讓孩子曬太陽, 影響了鈣劑的吸收與利用, 同樣效果不好。 那麼正確的方法如何呢?

Advertisiment

吃鈣片要挑時機

首要一條是把握好服用鈣劑的時機, 不可將鈣劑與植物性食品或油脂類食物同吃。 因為植物性食品含有較多有礙於鈣劑消化與吸收的成分, 如蔬菜中的草酸鹽、硫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就屬於此類物質, 它們可與鈣結合生成新的難溶性物質;至於脂類, 在腸道分解後的脂肪酸同樣可與鈣結合生成難溶性物質, 從而減少了鈣的吸收。 另外, 母乳也可能干擾鈣的吸收, 故補鈣最好安排在兩次餵奶之間進行, 與餵奶時間隔久一點。 同時應鼓勵孩子多到戶外活動, 享受日光照射, 或者服用維生素D, 每天400國際單位, 以增強對鈣的吸收與利用。

吃菠菜越多越缺鐵

對於補鐵問題, 專家認為, 讓孩子吃菠菜補鐵,

Advertisiment
其結果只能是越吃越缺鐵, 因為菠菜中的草酸鞣酸都會抑制鐵的吸收。 此外, 雖然豬肝含有豐富的鐵質, 但肝臟容易沉積毒素, 在品質沒有保證的情況下, 也不宜長期大量食用。 同時有些植物性食物雖然含鐵豐富, 但很難被人體吸收。

補鐵良方:富含維生素C的

蔬菜、水果與魚、肉、蛋類搭配

家長想讓孩子多吃含鐵食物時, 最佳選擇是深海魚類, 其次肉、蛋中含的鐵質也很容易被吸收利用。 維生素C有助於鐵的吸收, 因而家長可以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與魚、肉、蛋類搭配母嬰兒童食用。 處在添加輔食階段的嬰兒, 如果食用果汁調和的蛋黃, 補鐵效果會非常好。

寶寶一定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飲食。 營養吸收要均衡全面才能良好的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補鈣不能只依靠一些補鈣的藥品, 還要結合食療等方法。 這樣寶寶才能健康的成長, 骨骼發育才能健康。 照顧寶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爸爸媽媽們要多多學習餵養寶寶的知識經驗。 只有多多學習, 多與人交流, 才能保證餵養好孩子, 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